分類: 心靈篇章

【練習陪伴】作者:黃敏怡 臨床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No Comments
當重視的親人、朋友陷入困境,我們不見得每次都有足夠的能力去協助對方解決問題,但是「陪伴」卻是只要願意付出自己的時間和心力,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如果我們想要提升陪伴的品質,可以從哪些方向來練習呢?
1. 先照顧好自己
  陪伴他人度過人生低潮過程往往會跟對方一同經歷負向情緒與諸多負面思考,對方所遭遇的事件本身也可能帶給我們情緒衝擊。若我們在跟對方互動時身心狀態不佳,就很可能會加重彼此的負擔而無助益。想要提升陪伴的品質,照顧好自己便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Read More

【轉變心態,人人都可以自我改變與成長】作者:李嘉修 臨床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No Comments
轉變心態 ,人人都可以自我改變與成長/李嘉修心理師/杜華心苑

*本文主角姓名及故事皆使用化名處理

承銘最近在工作上遇到了瓶頸,舊的案子做得不順,新的案子又接踵而來,在龐大的工作壓力之下,他陷入了自我懷疑與否定的情緒,並且還萌生了離職的念頭。

他認為因為自己的能力不好、腦筋轉得不夠快,所以每當工作壓力一來,總是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與力氣,才能夠把事情做好。反觀他認為同事能力比自己好,不需要花費太多心力,平時還可以談笑風生,便能夠將工作如期完成。
而且承銘內在的思考邏輯,經常不自覺將自己的工作表現與能力,甚至跟自我價值緊綁在一塊。亦即當工作表現不預期或遇到困難時,便代表他的能力不好,進而下意識地否定自我價值,於是便容易感到痛苦的情緒。

如此的心態,使得承銘在遇到工作不順遂時,經常感到相當大的挫敗與無力感,所以認為自己根本不適合這個工作。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博士的研究發現,人在認識與解釋自己與這世界時,有兩種心態:「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和「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

Read More

【壓力管理,從停止慣性開始】作者:李嘉修 臨床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No Comments
轉變心態 ,人人都可以自我改變與成長/李嘉修心理師/杜華心苑

*本文主角姓名及故事皆使用化名處理

辰芯說面對工作時,經常感到壓力很大,事情好像總是忙不完,然而事後回想,卻似乎感覺什麼事情也沒做好。她說每天在安排要完成的工作事項時,常常感到一股焦慮感,擔心事情做不完或做不好。當開始處理工作事項時,她往往不是從上回完成之處接下去做,反而習慣從頭開始邊檢查邊做起,以致於工作進度緩慢。

還有當被突如其來的事情給打斷時,如:同事一通電話尋求工作支援,或主管要求她準備資料,經常使她的排程亂了套,心中莫名感到緊繃,嚴重時還曾經產生胸悶感。

辰芯發覺她經常忙於自己的「焦慮」之中,不知不覺耗損身心能量,也難怪每天下班後時常感到疲累不堪。她說尤其一人無事獨處時,也無法放過自己,時常一股莫名的恐慌感襲來,極度想逃離那狀態,卻又無法自制地透過大吃一頓來宣洩。

人對事件的評估與感受,經常受到大腦的思考慣性所驅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