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心靈篇章

【別讓父母的期盼變成孩子的重擔】李嘉修/臨床心理師

No Comments

毅強垂喪著頭,說沒幾句話,眼淚便克制不住掉了下來。

他哽咽地說:「不管多痛苦我也要咬牙唸畢業,然後賺錢把該還給他們的都還完,然後就可以結束生命了……。」

我不知道為人父母若是聽見孩子如此的心聲,心中會有何等感受?那種期待孩子只要把書唸好,將來過上好一點生活的期待,怎麼會變得如此沉重?

然而對孩子來說,人生無法被信任與肯定,無法交由自己作主,反倒成了只為向父母交待的艱鉅任務,更是難以承受的重擔。

孩子呱呱墜地之初,為人父母的心願,無非盼著孩子平安快樂長大,當寶貝展露第一個笑容時,喜悅之情更是溢於言表。

曾幾何時,多少父母因為自身內在的焦慮與恐懼,甚或過往未能達成的期望,而與那只要孩子快樂就好的初衷漸行漸遠呢?

究竟父母的快樂,是來自孩子的成就,抑或父母的成就,是來自孩子的快樂,值得每位家長細細思量。 Read More

【負能量療癒力:為什麼要每天來點負能量?】吳宏仁/諮商心理師

No Comments

『不管你有沒有被討厭的勇氣,都改變不了討人厭的事實。』

『夢想這條路踏上了…才能證明你真的是在作夢啊!』

—-摘錄自『每天來點負能量』

如果常逛書店的人,應該都會知道上面這兩句話所要諷刺的暢銷書。『每天來點負能量』從臉書專頁,一直到出了一本小書,甚至還開過一場展覽。在這個正能量與勵志書籍當道的時代,作者卻反其道而行,用尖銳又現實的口吻寫下一則則負能量話語。沒有安慰也不勵志,但是卻快速的竄紅,有許多人甚至認為這些短語比所謂的勵志書籍還受用,其中到底有什麼奧祕之處呢?

Read More

【新鮮人遇到的第一顆炸彈】周以筠/社工師

No Comments

開學不久,要掏好多錢買書
在外地的學子,突然發現自己管理荷包是個問題
所幸新生訓練時有聽說一項約定成俗的福利
直屬學長姐會把非專業的通識書本等一代一代傳下去

初次離家的我,都沒去想每屆的人數是否一比一等問題
找到了學姐的寢室,她不在
留了張字條,問她是否有祖傳的書給我
等了幾天,她終於來找我
聊了短短一分鐘,但我只記得頭兩句,第三句以後都被情緒淹沒了
她說:妳是不是經濟拮据?我是不習慣把自己用過的書給別人用啦!

Read More

【如何讓大寶貝疼惜小寶貝】葉淑儀/諮商心理師

No Comments

當小貝比誕生後,您是否發現當了哥哥或姊姊的大孩子,變得跟從前不大一樣?或許較常哭鬧、或許變得較靜默、又或是變得霸道又善妒?其實家裡添了新成員,不只大人得調整生活步調,多了弟弟、妹妹的大孩子,也得適應新的家庭角色以及家庭氣氛。

提早為孩子做心理準備

新生命的誕生,很自然地攫取了大人的關注,這使得大孩子原先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待遇不再。不僅如此,還有許多責任與義務,加諸在大孩子身上。導致有些大孩子不喜歡自己的角色,寧願自己仍是受眾人呵護的小嬰兒,因而出現黏人、尿床…等退化的行為;有些孩子則可能因為嫉妒,而出現攻擊小寶寶的行為。父母若能從懷孕期間就開始為大孩子做心理建設,孩子的適應會更好。

【為什麼我們經常莫名的生氣?其實是「這個」在作祟…】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No Comments
「你不要太過份!」人來人往的捷運站裡,一個母親對身旁一個看起來約莫三歲的小男孩大吼。
天真的孩子雖然被突如其來的大吼嚇了一跳,但不知是這樣的大吼他已聽習慣了,抑或是他還無法理解母親到底在說什麼?才一會兒,他旋即又恢復蹦蹦跳跳的樣子。
「我看到你就有氣!」母親又一句斥責後,用力甩開小男孩的手、逕自往前走去。
見到母親鬆開了手,小男孩這下慌了,在擁擠的捷運站裡放聲大哭。原本應該是震天嘎響的哭聲,在洶湧的人潮裡卻像默劇般被掩蓋在喧鬧背景中。或許,小男孩的哭聲真的沒有傳達到離去的母親耳朵裡,又或許,母親的心裡其實對小男孩早已有了許多不同的「聲音」。
搭上了捷運,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況,讓一個才三歲的孩子讓人「看起來就有氣」?他做了什麼可怕的事情嗎?他很難教養嗎?還是,母親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什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