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最新消息

【2026 NLP】

No Comments

✨2026 NLP ✨

Recode your beliefs, rewrite your life !

信念,是一把心的鑰匙。

開啟內建生命劇本的那扇大門,引領我們走向設定的未來!

🌿NLP(神經語言程式學)

結合心理學、生理學、神經學與語言學的方法,

幫助我們重新 「編碼信念」:

✔️調整思維

✔️轉化情緒

✔️更新行為

當舊有的限制性信念被鬆動,新的可能將會打開。

💡讓我們一起改變信念,通往幸福健康的新未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帶領者:趙淑華 諮商心理師

• 美國舊金山大學諮商碩士

• 近 30 年 NLP 專業訓練與團體帶領經驗

• 心理諮商 & 專業督導 20+ 年

• NLP 引入台灣的先驅之一,善於結合 NLP、九型人格與信念轉化,陪伴學員從困境走向自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6 年度 NLP 自助助人系列團體 🌟

1️⃣突破信念(1月|實體於清華大學)

🔑鬆動陳舊慣性,重啟心靈力量。

~ 運用 自然法則 與 信念改碼 鬆開限制性信念的枷鎖,為生命開啟新的可能。

2️⃣編碼圓滿人生(4月|線上)

🔑探索生命隱喻,打造未來藍圖。

~ 整合經驗層次,轉化個人生命腳本,植入圓滿人生的增益性信念。

3️⃣ 神乎其口(6月|線上)

🔑學會語言的力量,讓對話成為自由的鑰匙。

~ 掌握 15 種 NLP 對話技巧,更新記憶,轉化情緒與創傷,讓生命活得更自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堂限額 30 人

📍 詳細資訊與報名 → https://www.dowdslove.url.tw/?page_id=2665

💡你的信念,決定了人生的故事。

現在,就是重寫新篇章的時刻。

#NLP#RecodeYourBeliefs#RewriteYourLife#趙淑華#杜華心苑

兒福聯盟-【青春不該emo一樣|兒少療心計畫】

No Comments

兒福聯盟-【青春不該emo一樣|兒少療心計畫】

在台灣,每7天就有一位青少年自殺。

調查更顯示,台灣青少年自殺率在十年內增長三倍。

兒福聯盟調查發現,有超過一成的學生壓力程度達嚴重等級以上,其中高中生(16.0%)的壓力指數更將近是國中生(8.2%)的兩倍之多。除此之外衛福部的統計報告更指出,「自殺」已攀升至15~24歲青少年死因第2位,顯見有情緒困擾或罹患身心疾病的青少年比率愈來愈高,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已迫在眉睫。

孩子的情緒困擾與心理健康問題愈趨嚴重、不容忽視! 

▊兒少療心計畫,陪孩子走過黑暗的憂鬱低谷 

兒福聯盟除了提供行之有年的免費青少年服務專線,近年更開辦了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兒童創傷療癒服務,提供兒少心理支持,並透過訪視陪伴、資源串聯、醫療費用補助等方式幫助這些深陷情緒困境的孩子,您的捐款與支持將可以幫助我們持續推動「兒少療心計畫」,接住深陷情緒困擾與心理健康問題的孩子,幫他們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與勇氣!

緊急募集1,000位療心人,支持兒少療心計畫!

協助兒盟透過倡議與服務,接住深陷情緒困擾與心理健康問題的孩子。

邀請您,在最黑暗的時刻,成為孩子生命中的那道光。 

➤專案洽詢:(02)2799-0333轉1(對外關係維繫組)

➤了解更多,點亮他的鬱鬱花園: https://lihi.cc/BHmzI

➤立即行動,一起接住無聲墜落的孩子: https://lihi.cc/motkM

➤總是用傷痕說話的小漿 正式紀錄短片: https://youtu.be/sPIzJfQSkMc?si=hF27EqoQOd-7X-20

#兒福聯盟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 #青春不該emo一樣 #兒少療心計畫

【Foreign Language Counseling-新竹市政府心理健康月-心光行動,與外語諮商資源分享】

No Comments

因響應「世界自殺防治日」與「心理健康月」,新竹市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規劃了一系列的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們歡迎點入以下新聞連結了解更多心理衛生活動資訊哦!

此外為了協助多元族群,新竹市衛生局也盤點了外語諮商的資源,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也有提供英語諮商,陪伴來自國外的朋友哦~

歡迎此資訊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

💬 Feeling stressed or going through challenges while living in Hsinchu?

At Dowds’Love Community Counseling Center, we offer counseling in English and Mandarin — for children, teens, adults, couples, and families.

Reach out to us and let’s walk this journey together. 🌿✨

📩 Appointment only | Welcome to contact us !

Email:dowdslove@gmail.com

新聞來源: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11750

#Counseling#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新竹#HsinChu

【2025年NLP基礎課程學員心得】

No Comments

作者:冬日

生活中與孩子溝通遇到了很多的困難,看到了淑華老師設開設的NLP自助助人系列課程,雖然不懂什麼是NLP,在問了谷哥老師之後依然搞不清NLP是什麼的情況下,還是抱著好奇的心情報名了這次基礎課程。課程結束後,很開心和慶幸自己有報名了這次的課程。

課程一開始我就被老師給驚嚇到:當老師正在簡單介紹催眠治療時,瞬間「催眠治療?不可能有效果吧?」的想法就從心底冒了出來,一邊想著我不相信催眠,一邊想著上課的人這麼多,雖然老師看起來有關注到每個學員,但應該不可能留意到每個學員的狀況吧?下一秒鐘,老師竟然看著我說:「○○,你不相信催眠,是嗎?」而後老師很輕鬆地繼續介紹說明催眠和其他心理學派與NLP的發展,當下我受到很大的震撼,原來淑華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一直都有在關注每位學員的狀態,並及時給予善意正向的回饋。

在團體練習裡,老師帶著大家體驗了很多NLP的技巧,將理論化為實作,有了課堂上的經驗,幫助我比較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練習常常使用感官測量覺察自己與別人;與家人互動時,現在我知道提醒自己多運用感官性的語言表達,覺察自己是否使用非感官性語言解讀別人,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在課堂老師上直接帶著大家經驗問題框與結果框的不同感受,幫助我很快地覺察到:遇到問題時,我慣常使用問題框面對,雖然幫助自己看清問題,但經常因此而陷入迴圈不知如何處理問題;原來我可以運用結果框來解決問題。

多年下來忙碌的生活累積了很多的疲憊感,加上青春期孩子叛逆的行為讓我招架不住,更是推著我諮商,參加各種課程,努力學習調整自己,有很多的斬獲和改變,只是對於這樣「充實」的生活,心底還是會有疑惑,總覺得缺少了什麼?經由老師課程的帶領,豁然開朗,原來我忘了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忽視了自己五種感官的運作,讓那些稍縱即逝的美好時刻就那麼過去了。

還有特別要感謝老師幫助我看見自己在和孩子互動中可以努力的方向。感謝老師安排讓我演繹孩子讓我最困擾的姿態,體會當孩子想找人發洩情緒時,出其不意才會是有效的中斷策略,我需要改變我的和孩子互動的慣性。老師的一席話也幫助我覺察一直以來我對孩子過度的擔憂不敢放手讓我們的關係太緊密了,我需要和孩子拉開一些距離設立界線,不只是孩子需要學會尊重父母,我也需要學習信任孩子留空間讓他有機會學習為自己負責。

淑華老師說:「您若視NLP為技巧,它將服侍人的頭腦;您若賦予NLP靈魂,它將服侍人的靈魂。這取決您的決定。」在整個課程中,老師言談間展現出來的自在、從容、清明和喜悅感讓這段話的說服力爆表!讓人心嚮往之。

*本文已獲作者本人同意分享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NLP#基礎課程#療癒性隱喻#健心建身#趙淑華諮商心理師

【我眼中的憂鬱症個案】

No Comments

撰文者:楊于萱諮商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最近讀了一本繪本,叫做《恐龍先生流鼻涕以後》

故事講述一名恐龍先生,他的絕技是噴火。

噴火讓他成為大明星,海報、電視節目上都是他。

然好景不常~

有一天,他因為感冒,鼻子裡噴出來的盡是鼻涕,

無論他再怎麼努力嘗試噴火(吃辣椒、生氣…)都沒用,

恐龍先生好沮喪、好沮喪,他灰心地走入人群之中,心想著:「我還能做什麼呢?」,

忽然之間,他看見遠方一座高樓大廈起了火災,頓時鼻子好癢,「哈~啾~」了一聲,從恐龍先生鼻孔裡噴出的兩條大水柱,成功地阻止了火災。

如今,恐龍先生有了一份新工作呢!

文末,作者提醒我們,「無用」有時蘊藏著上天給我們的寶藏,等著我們去挖掘,重新接納、整合成新的自己。這讓我聯想到我眼裡的憂鬱症個案,何嘗不是如此呢?他們看著自己無用,我卻覺得他們好有同理心的能力,正是因為他們富有情感、易和他人共感,才容易憂鬱,不是嗎?

接下來,想來分享我所遇見的憂鬱症個案是怎樣的…

憂鬱症的人不是懶,不是他們的藉口、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而是不知怎麼地,失去了他們原有的活力(他們也不想),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於是只剩下睡、無力起來行動。例如原本每天都得洗澡、沒洗會覺得渾身不對勁的人,可能變得連洗澡的力氣都沒有。原本活潑外向的人,可能變得連去超市買東西都不敢。

憂鬱症的人不是不知足,而是這個症像催狂魔,會吸走你所有的快樂,怎麼樣都開心不起來,連原本有興趣的事,都變得沒興趣,很有可能滿腦子都停留在過去的創傷或失落。

憂鬱症的人不是想太多,而是很重感情、情感豐沛,所以過不去。

憂鬱症的人不想麻煩別人,於是封閉自己,但也因此感到孤單。

憂鬱症的人很會隱藏情緒,他們或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累積了多少情緒,而把悲傷留給自己,因為希望在他人面前出現時,自己的狀態是好的,因此人們總是訝異,看起來活潑開朗的他,怎麼會得憂鬱症或做出傷害自己的事。

憂鬱症的人不是廢,而正是因為追求自己有用,暫時被眼前無力的狀況和情緒給淹沒了,就像感冒的恐龍先生一樣,

憂鬱症的人比起責怪他人,他們更傾向自責,他們自我價值感可能較低落、很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因此真的不需要再指責他們,因為這些指責,他們可能已經先在自己的腦海裡想過好幾回了。

所以,他們需要的或許只是被理解,或至少願意懂。

最後,想對深受憂鬱情緒困擾的朋友說:

我們只要一起來看看這些情緒、嘗試接納自己(因自責又會落入憂鬱症的負向循環),保護以及控制好超能力就好。

當然,這一定是一條無比艱辛、來來回回的歷程,但當你絕處逢生之後,你將會發現自己很有力量!

*提醒大家,本文章不具治療效果,若你已感覺自己寸步難行,建議可以善用社區諮商輔導資源,或是預約諮商:https://www.dowdslove.url.tw/?page_id=2851

透過諮商更深度地了解自己,並替自己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心理諮商 #楊于萱諮商心理師 #憂鬱症 #無用 #寶藏 #接納 #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