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華心苑公益活動-解憂心靈市集】

無尾熊:
想了解兒子(今年唸大一),希望他能每天打電話回家給我,我先生過世好6年了,我只有一個兒子,兒子在屏東念書1個月返家一次,我每天期待他能打電話回家跟我問安,我想知道他的生活,兒子很忙碌的在過教會生活,常說很忙沒時間打電話給我,我覺得很傷心,我知道我自己要獨立,我沒有要干涉孩子的生活,我只要求每天他打電話給我,可是兒子都無法做到,這令我非常的沮喪,而且我會生氣。
漢章心理師:
無尾熊您好,
先生離開,孩子也離家念書,重新調整自己生活的重心是辛苦的。
辛苦的地方是,要把注意力從家人身上,轉回到自己身上。
您知道”自己要獨立”和”沒有要干涉孩子生活”,這已經是很重要的開始了。
只是孩子離家上大學後,你無法跟孩子保持聯繫,讓你很失望。
不清楚原本的親子關係如何,而離家上大學確實是關係轉變的一個重要時間點。
我在大學服務期間,遇過許多離家求學的大學生,有的與家庭關係維持的不錯,
但大學有更多吸引他注意的事務,忽略了家人。
曾有個實驗研究注意力特性,發現當人專心在指定的任務時,
會有很高比例的人沒有注意到當下出現的明顯物品。
這也是在說,人的注意力有個特質,注意力太集中在A,就會忽略B。
有些孩子在大學確實會被多采多姿的生活所吸引,而忽略了其他人事物。
而實務上也會看到有的孩子迫不及待要離家,要脫離家庭的限制。
選擇學校時,盡可能選擇離家最遠的學校。
其中反映出孩子對家的主觀知覺和想要遠離的企圖。
因此,無論是何種狀況,您在面對的是一段感覺像是失去連結的親子關係。
這與您的期待不同,或許讓你經驗到許多複雜的感覺。
而對孩子來說,這是一段長大的過程,父母的角色越來越少,自己作主的時間越來越多。
而這意味著這是段調整親子間距離的時機點。
如同著名故事”北風與太陽”,要讓旅行者脫下衣服的方法是發出溫暖的陽光。
同樣地,要讓孩子多點打電話回家,
用命令的方式是無法提升孩子的意願的,而是要持續傳達開放的關心和允許。
但當你持續仍有沮喪或生氣的感受,很難能保持開放的心態,
傳達允許的態度,或許可以先與心理師討論,整理消化自己的感受,更有可能呈現出這樣的態度。
提醒大家,本文章不具治療效果,若你已感覺自己寸步難行,建議可以善用社區諮商輔導資源,或是預約諮商:https://www.dowdslove.url.tw/?page_id=2851透過諮商更深度地了解自己,並替自己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生活中是否有些煩心事想找人諮詢?歡迎來到【解憂心靈市集】:https://docs.google.com/……/1FAIpQLSeFIY04……/viewform由市集攤位的諮商專業職人協助您分憂解惑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