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線上課程心得分享】

我們會想接受夫妻諮商,是因為長期覺得兩人的婚姻生活很冷漠平淡,在婚後第一年開始,即因為許多大小鎖事激烈爭吵,兩人關係漸行漸遠,各過各的生活,雖然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卻好像室友,除了基本的生活用語,例如:吃飯了、我出門了、該睡了……,幾乎沒有其他情感的交流或互動,尤其在小孩出生之後,照顧小孩的重擔落在女方身上,經濟也有壓力,婆婆也給了不少教養上的指導壓力,兩個人都時常處於疲累緊繃狀態,男方的原生家庭是男主外女主內,所以一開始認為只要賺錢養家就好,並不需分擔照顧小孩的責任,所以更容易產生女方過勞、不被愛、被拋下、獨力育兒的無助感,在爭吵時男方認為都是小孩的錯,讓媽媽對爸爸發脾氣,所以會遷怒於小孩,這一切使女方更難以忍受,認為是男方利用挾持小孩來威脅女方讓步,同時之後在小孩的教養上也有產生很多分歧和衝突,爸爸主張打罵教育,媽媽則是愛的教育,於是常產生爭吵和不一致的情形,導致小孩也無所適從……,這些種種不愉快的累積,導致女方長期有憂鬱的傾向,也覺得這段婚姻若不諮商,無法再繼續走下去,於是向男方三番兩次提出諮商的請求,在結婚十週年的那一天,男方終於答應了。
*本文主角姓名及故事皆使用化名處理
承銘最近在工作上遇到了瓶頸,舊的案子做得不順,新的案子又接踵而來,在龐大的工作壓力之下,他陷入了自我懷疑與否定的情緒,並且還萌生了離職的念頭。
如此的心態,使得承銘在遇到工作不順遂時,經常感到相當大的挫敗與無力感,所以認為自己根本不適合這個工作。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博士的研究發現,人在認識與解釋自己與這世界時,有兩種心態:「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和「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