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格九型找到回家的路】作者:Paige

人格九型?那是什麼?
在還沒看到課程之前,已先做過網路上100題以上的測驗,或是找尋坊間的書。雖然得到自己是那一型人,但又十分疑惑,是這樣嗎?好像不是那樣的人耶…也許有相同,但為什麼好幾型都有那麼重的比重呀?那我到底是那一型人?!也許上天聽到了我的需求,讓我看到了有開九型人格的課程。立馬手刀報名,想解開腦中的疑惑…
第一、二天的課程中,淑華老師大略介紹了人格九型,然後要大家選出自己的型。接下來,又透過互相提問的方式,讓我們看看自己怎麼說。在第二天快結束時,又要讓大家再選一次自己的型。
再次上課時,淑華老師再次讓我們重新選擇自己的型,看是否有與上次的有所不同?接下來,讓同一型的人一起對一些情境提出回答。藉由一群「同型」的人「反應」,也讓我們區辨出九種型的人的運作模式。在大家彼此互動中,也讓大家對這九型人更加的了解。
Read More
上完淑華老師帶領的人格九型,我此刻狀態,
有時仍會擺盪,但感覺到生命多了一股寧靜的品質….
當我第一次看到對第五型的文字描述,就大概知道這是我的慣性主人格,
只是在當時,我並沒有想到,認出的收穫,竟會是如此之多。
隨著老師一步步走在認型的節奏上,
每一型多少都能看見自己的影子。
獨自看著人格九型的圖,
思索著,生命有何可能或方法,
能完型九型,亦或是從九型解脫?
在突破信念課程的一開始,淑華老師請每個學員說出期望在這四天的課程中自己想要的結果。而在經過大部分學員訴說自己想要的結果之後,我的腦中出現了【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語句,想讓自己可以如實的處在當下。
因為在此次課程之前,我已在五年前參與過淑華老師的祝福之道課程,了解如何做【靜心並專注於自己想要】的練習,每日輕鬆做持續練,如此過了五年。就在今年度,全程參加淑華老師的NLP基礎課程、九型人格走向綻放的生命課程、NLP療癒性隱喻課程,並在這些課程中感受到淑華老師的溫暖且堅定的支持,並從中也感受到清晰的自性存在,所以我想在NLP突破信念課程中能達成【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結果。
往往青少年走出諮商室,父母都會很期待知道孩子到底在諮商室和心理師說了甚麼他們不知道的事?以及孩子需要多少時間可以改變?可以變得不憂鬱?可以和父母的關係變好?學習更有動力?願意去上學? 著重的都是解決問題行為本身,但鮮少有家長真的關心孩子的身心狀態和情緒,或許就是這樣的眼光,造就了問題本身。
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的心急切,總期待短時間之內,單靠諮商就可以立竿見影,看到效果,且目標都放在孩子需要改變,很少父母會以為自己在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也需要調整。若過去十幾年來,親子之間的互動愈演愈烈,裂痕逐漸擴大,我想一時半刻,無人可以當個救世祖或魔術師,讓過去的誤解、仇恨頓時消失無蹤。
青少年諮商伴隨的親職諮詢尤其重要,親子關係中的父母及孩子同時是主角,就算看似發生在孩子身上的議題,回到家庭中,父母是和孩子最密切的人,也是具有責任的監護人和教養者,若可以多些覺察、理解與調整互動方式,或許對孩子的情緒穩定及問題改善更有幫助,那進入諮商室的就不該只有孩子,故「親職諮詢」是邀請家長進到諮商室,但以孩子為主體,幫助家長發揮親職角色的會談。
過去當父母在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時,最單純的願望就是希望小孩健康平安地長大,你對他有全然專注的眼神,努力去觀察及回應他的需求,但詭異的是從抓週的儀式中,會發現父母開始變調了,舉凡醫師、會計師、教師、律師、工程師、警察、法官….的期待頻頻出籠,令人不覺莞爾,原來這願望很快地就不再是這麼單純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