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諮商,相伴走入另一個風景-伴侶諮商經驗回饋】 作者:匿名

No Comments

會到杜華心苑進行諮商,是因為我與女友在最初交往時其實我們就已瞭解雙方個性上的差異很大,不過我們抱持著只要有心便能慢慢磨合的想法,持續嘗試(也可理解為被愛沖昏了頭)。由於我倆一路走來已四年多,至今仍有許多在日常生活上、環境整潔上與理念上的諸多差異,且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一件事還未解決,在相處時又有新的問題產生。最後,在去年我們開始嘗試同居,看看一些爭執在朝夕相處下,會不會好一些。不過後來發現情況不僅沒有良好的進步,更是日益嚴重,最後在雙方仍有意願磨合、且女友的大力建議之下,我們決定要尋求協助,一番查詢後選擇了杜華心苑的蕭心理師。

Read More

【憂&憂我心~青少年&家長的心事話 Part II】作者:張馨怡 諮商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商所

No Comments

青少年處於一個尷尬階段,年齡半大不小,於法,介在被保護及需要承接自我負責的階段;想要自由,但大部分無經濟能力,行動範圍也有所侷限,需要仰賴父母的居多;情緒還在大腦的施工中尚未能發展良好,故常有失控或衝動的狀態;在認知思考部分,常被認定不夠成熟,思慮不夠周詳,尚未經歷現實社會的鍛鍊,於是常被否定。他們極力爭取自主性、掌控感、認同感,但同時又因為一些限制而被掌控,這之間充滿許多外在有形與內在無形的衝突。

青少年也處於與未來真實社會接軌愈來愈靠近的階段,同時被賦予許多的發展任務、期待與擔憂,在通往形塑未來自我的道路上,青少年需要儲備許多能力,相對地要承受巨大的壓力,然孩子是否會遇到困境?是否可以順利度過?這些需要被好好的關心與陪伴的部分,往往被我們輕忽了,父母也被心中的理所當然與框架限制住了,從孩子的角度如何看待?我們是否也有機會停下來聽聽青少年的心聲?是否好奇青少年眼中的父母是如何呈現與困住他們的?

有幸在諮商室中,透過自願或非自願來談的青少年的心與眼,他們在與父母互動時,發現有幾種難以承受的父母樣態~

 

Read More

【憂&憂我心~青少年&家長的心事話 Part I】作者:張馨怡 諮商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商所

No Comments

這些年,青少年前來諮商的比例逐漸增加,令人欣喜的是,心理健康可以從小開始被照顧與維護,而青少年族群的需求也逐漸被聽見和重視,有年齡層往下扎根的概念。然青少年是未成年人,故需有家長陪同,光從這一點看來,你會怎麼開始思考這”你憂、我也憂”的親子關係呢?

不過進到諮商室,發現同樣的「青少年諮商」,然還有不同的樣態呈現。

Read More

【NLP療癒性隱喻心得】作者:Kelly

No Comments

我參加了杜華心苑今年夏天在清華大學的療癒性隱喻課程。在這四天,讓我了解到原來說故事是如此有力量的,可以將我們想要引導別人發生的改變放進故事裡,來達到讓對方產生內在的力量去轉化困擾,得以幫助到對方。

課程前兩天,老師讓我們練習去對自己的心情,特質,生命歷程分別說一個隱喻,原先我以為這並不難,沒想到真的要說出來,卻感覺不簡單。但讓我感到特別的是老師要我們針對自己的隱喻作了一些解析,包括突顯的部分,刪除的部分,造成的後果以及改變故事後造成的變化。我從來沒有想過一個簡單的隱喻故事竟然隱藏著這麼多細節,而這卻是影響我們深遠的部分。並且僅僅只是讓我們自己對本身的隱喻作些微改寫,就發生很大的變化。

Read More

【NLP療癒性隱喻心得】作者:Bodhi

No Comments

這次參加杜華心苑舉辦的淑華老師在清華大學的療癒性隱喻課程,對我來說有很大的收穫。在課程的第一天,老師有請學員們分別針對當天早上的感覺,以及對自己生命歷程說一個隱喻。我對生命歷程是給了”逐漸落定的塵埃”的隱喻,然後老師請我們對於這個隱喻的幾個部分做了探索,突顯了甚麼,刪除了甚麼,更重要的幾個問題是對於這個隱喻所包含的渴望,看重的價值,信念,行為作了清楚的分析。我驚訝的發現這並非我所想要的生命,但這卻是我目前活出來的生命樣貌。

我想要生命是主控權在己,富足且清明。但是塵埃的隱喻卻是被動的,無法決定自己的去向,隨風擺盪,微不足道。當時我是如此的震撼,這麼多年來生命呈現的樣子便是如此,但我的意識裡卻還是以為我是依著我的想要去活著。我的眼眶濕潤,身體彷彿早清楚了一切,在等著我去看見真相。

傍晚散步於清華校園,我忽然記起佛經上的一段隱喻”塵質動搖,虛空寂然。”這是佛經上在講述真心與妄念的隱喻,在讀經當時,我以為我是很清楚的知道佛陀所要表達的意思;多年以後,在我意識未覺察的地方,執取了符合我的慣性的部分,刪除了不合的部分。我在性格上慣性的部分在今年人格九型課程就已經知道,當時只訝異怎會有如此精準的切合,而今天卻是真實感受到性格慣性的力道竟是如此有力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