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心得】作者:不署名

No Comments
初次進入諮商室的先生與我就是那個多年帶刺帶傷的他和我,我們之間的溝通多年來中間已經生成一條大鴻溝,連帶著整個家也被冷氣團壟罩。
所謂的夫妻溝通其實就是各說各話,先講先贏或者是永遠在最後一句話表明自己才是對的,一直以來各自表述話題無法對焦,過程中我總覺得辛苦、無奈,經常一開口先生以為他懂我,就先說了長篇大論 (他認為他知道我要說什麼) 那不是我的本意,他甚至曲解我意思,其實我根本才開口我的話就被打斷,完全沒有表達出來,他還會責怪我都沒聽懂他的話、抓不到重點,他只顧著說著他的想法和觀點和快速解決問題。這讓我經常愈講愈生氣、難過對方不懂我,深深感覺未受尊重和強烈的挫折感。
進到會談室… 他才能真正說出 “不忍我受苦” 、 “想告訴我解決之道” 以早日脫離痛苦深淵。

Read More

【從人格九型找到回家的路】作者:Paige

No Comments
一直在找一條回家的路。
想了解自己究竟是誰、從何而來、要往哪裡去? 生到死之間的旅程,生命要我們學會的功課是什麼? 我以外的眾生呢? 他們是誰? 他們的課題是什麼? 當我與其他人的生命有交會的時候,我們之間傳遞的能量是什麼?
生命情境帶來的各種情緒波動,像是海上浪潮的高低起伏,從未停歇;而我更想探究的,是海面下、屬於生命本質而恆常的,如同海洋深層的沉穩與平靜 — 我們的內在神性,或者說,本自俱足的佛性。You name it.
這些年陸陸續續讀了一些書 (覺醒的你、與神對話、遇見未知的自己、當下的力量、修練當下的力量、心經:通往心經開悟的《心經》、地藏經:五濁惡世轉遍地寶藏,勝義般若經、情緒密碼、情緒排寒、把自己愛回來:改寫生命腳本的療癒故事、關於人生,我確實知道),而這堂由杜華心苑趙淑華老師帶領的九型人格課程,是我在去年就替自己準備好的禮物。想了解自己、了解別人。想回家。

Read More

【負向情緒來了怎麼辦?】黃敏怡 臨床心理師

No Comments
負向情緒來時,常會讓人難以專注、睡眠品質變差、食慾驟變,嚴重時還會干擾我們的工作表現、家庭生活、人際關係等。當焦慮、難過、生氣等負向情緒頻繁出現,並擾亂到我們的生活時,可以怎麼做呢?
1. 先告訴自己:負向情緒不是我的敵人,而是來幫助我的朋友。
每種情緒都有各自的價值和功用,它們的出現是為了讓我們可以對外在情境做出適當地行為反應。例如:高興,可以讓我們更加投入當下活動,創造出更多美好的回憶;恐懼,讓我們對情境警備,以避免可能的危險。
負向情緒並非阻礙我們的敵人,相反的,它是一個前來幫助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協助我們處理問題的好朋友。接納負向情緒,是和它好好相處的關鍵一步。

Read More

【單身.不寂寞~經驗分手後的療心生活】林怡君 諮商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所長

No Comments

想要瀟灑地揮一揮衣袖 卻拂不去長夜怔忡的影子
遂於風中畫滿了你的名字 思念總在分手後開始
-葉佳修 思念總在分手後

愛情,對多數人而言,是一場始於青春的戀(練)習曲,關於愛的經驗,有些人一見鍾情,高歌著因為愛所以愛;也有些人再見生情,細語輕唱著你從不知道我想做的不只是朋友,還想有那麼一點點自私的佔有…。而經歷了情深深雨濛濛的愛火之後,生命難免曲終人散的寂寞,無論是單方的決定、雙方的共識、或因天人永隔的離別…。在一個人經歷別離與苦痛當下,往往在心中開始思考著:是否可以好好的,陪著自己,走過分手的心傷與失落,是否可以從傷痛中復原,重建心情,開啟新的生活…?

剛分手不到一個月的念念說:「我對他的愛,上了癮…,而分手,最難受的就是生活中與他有關的種種戒斷症狀…」。在分手初期,多數分手者感到最大的困境是面對形單影隻的自我,彷彿天涯之間苦無療癒寂寞的感覺,而這樣的感覺,也正是讓我們探索對於感情看重的價值與意義的一個機會。

Read More

【關於讚美這件事~從欣賞的眼光開始】賴淑宜 諮商心理師

No Comments

最近,屢屢遇到退縮、始終覺得自己不夠好的個案,很難看見自己已經做得好的地方,整個人全然陷入“好還要更好”的洪流裡,沒有終點,只能疲於追求。那是一種始終上緊發條卻未曾有過鬆懈的狀態,唯恐鬆懈便會被失敗、落後、比不上別人等種種的假想敵人所敗下陣來。於是,很難允許自己休息,希望自己善盡任何時間來儲備自己,即使吃頓飯,都覺得是浪費時間。

而其實,整個社會的意識形態,不也如此?看重效率,講求快速,期許凡事都有標準答案或是SOP,以作為走向成功的捷徑,於是乎,坊間許多文章的標題開始變成要如何如何的必做五件事…十要點,人的成功好像只有一種方向,只要照著這一張張的清單完成便可,但,究竟什麼才是成功?而人要成功,又需要完成多少張清單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