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心得分享】by倔強

No Comments

或許是以前在學校輔導中心的經驗很好,所以一開始要來杜華心苑時,並不排斥也沒有畏懼,但對於陌生人,很難很快接近對方的我,心理還是會忐忑不安,也以為會無法跟老師談話,甚至去了幾次就不想去了,沒想到也來了一年半,到後來,來杜華心苑反而是我另一種放鬆的方式。

剛開始很放不開,甚至是緊繃的狀態,也幾乎都是老師在講話,我就回答老師問題,有時老師也會先讓我試著去想答案,摸索一下,不急著跟我分析一堆。每次去老師都會先問有什麼想要聊的?我都沒想法,老師就會慢慢聊天,結果每次一聊以後,都能再想到其他相關的,時常聊到覺得怎麼那麼快,時間已經到了。老師也會透過一些諮商小卡來輔助,讓整個諮商過程更增添趣味。

Read More

【療癒心方向-致天下的照顧者】林琦萱 諮商心理師

No Comments

長照是目前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後,大家關注的議題,指的是針對身體活動和認知功能受損而慢性失能,以至於日常需要無法獨立自主需要倚靠他人協助的照護的情況,也帶出了照顧者這個角色和族群。有多少悲劇都是在照顧者無力負擔照護的壓力而發生的,許多照顧者從職場上退出,進入照顧的角色,燃燒自己的生命,延續所愛的人的生命;照護的本質其實就是這麼一回事,當中需要承受很多對自我和關係的失落,照護的內外在壓力更是不在話下,更多的時候是自己和自己內在的衝突和痛苦。筆者多年服務於失智症家屬的經驗中,深深體會到照顧者並非技術和體力上的負荷,「心」才是支撐每個照顧者能夠在這條艱困且不知道盡頭在哪裡的路上,走下去的力量。甚至很多照顧者在患者離世後,繼續成為照顧領域的志工,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他們轉化這樣的辛苦來成就更多的家庭?答案是-他們從失去中,重新找回自己。

Read More

【幸福的追尋】陳慧珍 博士/諮商心理師

No Comments

甚麼讓你聯想到幸福? 小時放學後,回到家,看到桌上家人為我準備的點心,飢腸轆轆的我覺得再也沒有比那更讓我感到溫暖開心的滋味。長大求學工作後,回到家看到父母的那一刻,覺得在外吃的苦都得到安慰。不久之後,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傍晚的散步,孩子們放學後嘰喳述說學校酸甜苦辣的點點滴滴,都帶給我濃濃的幸福感受。這些用愛烘培出來,我們所珍愛的溫暖記憶,成為我們生命的養分。

但究竟幸福是甚麼? 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哈佛大學自 1938 年開始即進行一項大規模的研究,政府投資數百萬美元,請專業醫療與研究團隊,探索人類的「幸福感」究竟從何而來。哈佛大學精神醫學專家 Robert Waldinger 於 2003 年接掌這項持續近 80 年的研究。他在一場 Ted Talk 中向大眾揭露了這項研究的驚人的結果:「這項研究得到的最清楚的資訊是: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能讓我們更幸福,也能讓我們更健康。」 也就是說,擁有最多幸福的感受的人,是能和周遭的人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人。

Read More

【NLP的第一次接觸】by Mona

No Comments

2019跨年連假四天的NLP心法秘笈課程,結束距今將近一個月,內心的感動依然迴盪在生活中。對於第一次參加淑華老師NLP課程的我來說,這是一次很特別的經驗。

第一天帶著雀躍的心情來到上課地點,淑華老師幫大家暖身後開始上課,從具象化TOTE心法練習開始,老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把抽象的心法轉變成視覺影像,讓大家理解心法的運作。之後每次的小組討論時間,同組的夥伴們不藏私地分享,幫助我理解NLP的核心精神與概念,如夥伴以工科的角度分享:「NLP將我們的身體視為一個電腦系統,每個動作或念頭都由系統內的程式進行運作後產生」,讓我頓時明白NLP這麼多的代號從何而來。討論進行不久後老師也適時地關心我的學習狀況,鼓勵我能聽懂多少就聽,聽不懂得放心裡以後有機會再慢慢理解,不需勉強自己,幫助我安心學習。

Read More

【一位工程師的心法課程分享】by 哈倫

No Comments

在2018跨向2019的元旦連假,我們在清華大學上杜華心苑自助助人系列NLP初階:心法秘笈,這是NLP初階課程的第五堂課,也是最後一堂,上完心法課程,我們就完成了全部NLP初階系列的修課了。

我是在科技業工作的IC設計工程師,當初對NLP也是感到十分好奇,因為它就叫做神經語言程式學,一個工程師的訓練,從求學開始到工作接觸過軟體/硬體/韌體程式語言,沒有想到竟然有一個叫做神經程式語言的心理學課程。那時候就想說應該跟工程的程式語言有類似之處,就在上完心法課程之後,終於恍然大悟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