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花好月圓人團圓-中秋祝福】

No Comments

值此中秋佳節,獻上溫暖祝福~

願你的心像月亮,經歷圓缺依然柔光不減;

願你的力量也像月亮,溫柔牽引潮起潮落,

總能默默在風雨過後調節潮汐變化的動態平衡。

願中秋圓滿的月光,

讓我們學會在起伏中安然,

照亮需要被療癒的每一顆心,

帶入溫柔療癒的力量。🌕🧡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中秋節

【2026 NLP】

No Comments

✨2026 NLP ✨

Recode your beliefs, rewrite your life !

信念,是一把心的鑰匙。

開啟內建生命劇本的那扇大門,引領我們走向設定的未來!

🌿NLP(神經語言程式學)

結合心理學、生理學、神經學與語言學的方法,

幫助我們重新 「編碼信念」:

✔️調整思維

✔️轉化情緒

✔️更新行為

當舊有的限制性信念被鬆動,新的可能將會打開。

💡讓我們一起改變信念,通往幸福健康的新未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帶領者:趙淑華 諮商心理師

• 美國舊金山大學諮商碩士

• 近 30 年 NLP 專業訓練與團體帶領經驗

• 心理諮商 & 專業督導 20+ 年

• NLP 引入台灣的先驅之一,善於結合 NLP、九型人格與信念轉化,陪伴學員從困境走向自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6 年度 NLP 自助助人系列團體 🌟

1️⃣突破信念(1月|實體於清華大學)

🔑鬆動陳舊慣性,重啟心靈力量。

~ 運用 自然法則 與 信念改碼 鬆開限制性信念的枷鎖,為生命開啟新的可能。

2️⃣編碼圓滿人生(4月|線上)

🔑探索生命隱喻,打造未來藍圖。

~ 整合經驗層次,轉化個人生命腳本,植入圓滿人生的增益性信念。

3️⃣ 神乎其口(6月|線上)

🔑學會語言的力量,讓對話成為自由的鑰匙。

~ 掌握 15 種 NLP 對話技巧,更新記憶,轉化情緒與創傷,讓生命活得更自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堂限額 30 人

📍 詳細資訊與報名 → https://www.dowdslove.url.tw/?page_id=2665

💡你的信念,決定了人生的故事。

現在,就是重寫新篇章的時刻。

#NLP#RecodeYourBeliefs#RewriteYourLife#趙淑華#杜華心苑

兒福聯盟-【青春不該emo一樣|兒少療心計畫】

No Comments

兒福聯盟-【青春不該emo一樣|兒少療心計畫】

在台灣,每7天就有一位青少年自殺。

調查更顯示,台灣青少年自殺率在十年內增長三倍。

兒福聯盟調查發現,有超過一成的學生壓力程度達嚴重等級以上,其中高中生(16.0%)的壓力指數更將近是國中生(8.2%)的兩倍之多。除此之外衛福部的統計報告更指出,「自殺」已攀升至15~24歲青少年死因第2位,顯見有情緒困擾或罹患身心疾病的青少年比率愈來愈高,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已迫在眉睫。

孩子的情緒困擾與心理健康問題愈趨嚴重、不容忽視! 

▊兒少療心計畫,陪孩子走過黑暗的憂鬱低谷 

兒福聯盟除了提供行之有年的免費青少年服務專線,近年更開辦了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兒童創傷療癒服務,提供兒少心理支持,並透過訪視陪伴、資源串聯、醫療費用補助等方式幫助這些深陷情緒困境的孩子,您的捐款與支持將可以幫助我們持續推動「兒少療心計畫」,接住深陷情緒困擾與心理健康問題的孩子,幫他們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與勇氣!

緊急募集1,000位療心人,支持兒少療心計畫!

協助兒盟透過倡議與服務,接住深陷情緒困擾與心理健康問題的孩子。

邀請您,在最黑暗的時刻,成為孩子生命中的那道光。 

➤專案洽詢:(02)2799-0333轉1(對外關係維繫組)

➤了解更多,點亮他的鬱鬱花園: https://lihi.cc/BHmzI

➤立即行動,一起接住無聲墜落的孩子: https://lihi.cc/motkM

➤總是用傷痕說話的小漿 正式紀錄短片: https://youtu.be/sPIzJfQSkMc?si=hF27EqoQOd-7X-20

#兒福聯盟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 #青春不該emo一樣 #兒少療心計畫

【比天堂還美麗──談 Being:因為活過,所以可以是天堂】

No Comments

撰文者:林琦萱諮商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Netflix 在 2025 年推出的新劇《比天堂還美麗》中,女主角海淑在辛苦走過一生後,來到所謂的「天堂」。她與早一步離世的丈夫重逢,過往在人世間所承受的勞苦與遺憾,在這裡有了再次相遇的可能。她得以再次遇見那些與自己生命密切相關的人事物,也因此擁有一次修復與重新經歷的機會——在一個不同於人間運作規則的世界中,重新體會、重新選擇。

自我們離開母親的子宮起,人生便是一連串苦難的展開。此時,「夠好」的照顧者能夠提供愛與保護,適當地回應我們內外在的需求,讓嬰兒能在可承受的範圍內經歷失落、整合情緒,逐漸豐富對喜怒哀樂的體會。然而,當創傷來得太多、太突然,超出心靈能夠承受的範圍時,心理的自我保護機制便會啟動——透過分裂或否認的方式,把痛苦推開,藉此維持「活下去」的可能。

當分裂與否認成為主要的心理因應方式時,雖然暫時避免了崩潰,但長期下來卻會癱瘓心理的正常運作。人將付出失去感受完整性的代價,內在變得空洞,逐漸喪失對生命的意義感。在臨床上,這樣的狀態常以憂鬱與空虛為主訴呈現。

劇中,女主角海淑的丈夫心疼她因為失去孩子而陷入解離狀態。編劇用「小絮」這個角色,具體呈現出海淑為了承受過大的創傷而分裂出來的自我。海淑的丈夫甚至向天堂的主任請求,願代替她承受那些痛苦。

天堂主任則對他說:

「她(小絮)是鮮明記憶與澎湃情感的化身,是海淑為了生存而割捨的痛苦與悲傷。若不如此,她根本活不下來。那些被拒絕與忽視的記憶,被深埋在潛意識最深處,但它們仍是海淑的一部分。這些情感強烈到足以人格化。也正因為這些情感曾被她拒絕,才會被分離出來。唯有透過海淑的理解與愛,這些情緒體才得以被淨化與消融。」

心理學家 Donald Winnicott 曾提出「being」的概念:人可以自然地存在,讓情感自由流動,並在每個當下真切地經驗自己。這是一種單純、活生生的「我」的感受,是對自身存在的真實體驗。

然而,這種 being 的狀態是理想的。在現實人生中,我們必然會經歷創傷、破損與遺憾。但若在一段安全、穩定、能夠修復的關係中──無論是伴侶、友情,或是諮商關係──我們將有機會重新面對那些曾經被排除的經驗與感受,再次做出不再是為了「活下去」,而是出於力量與選擇的回應。

正如劇名所說:比天堂還美麗的,不是天堂本身,而是曾經歷苦難、仍願意活著、感受、愛與理解的我們。

參考文獻

Winnicott, D. W. (1960). The theory of the parent-infant relationshi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41, 585–595.

Lee, J. (編劇), & Kim, H. (導演).(2025). 比天堂還美麗(第1季,第11集). Netflix.

*提醒大家,本文章不具治療效果,若你已感覺自己寸步難行,建議可以善用社區諮商輔導資源,或是預約諮商:

透過諮商更深度地了解自己,並替自己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心理諮商#林琦萱諮商心理師#力量#選擇#關係

【Foreign Language Counseling-新竹市政府心理健康月-心光行動,與外語諮商資源分享】

No Comments

因響應「世界自殺防治日」與「心理健康月」,新竹市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規劃了一系列的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們歡迎點入以下新聞連結了解更多心理衛生活動資訊哦!

此外為了協助多元族群,新竹市衛生局也盤點了外語諮商的資源,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也有提供英語諮商,陪伴來自國外的朋友哦~

歡迎此資訊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

💬 Feeling stressed or going through challenges while living in Hsinchu?

At Dowds’Love Community Counseling Center, we offer counseling in English and Mandarin — for children, teens, adults, couples, and families.

Reach out to us and let’s walk this journey together. 🌿✨

📩 Appointment only | Welcome to contact us !

Email:dowdslove@gmail.com

新聞來源: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411750

#Counseling#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新竹#Hsin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