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陳美端諮商心理師

【道別之路,溫柔以待】

No Comments

作者:陳美端諮商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當在乎的生命逝去之後,你過得如何呢?

死亡是自然的一部分,但真正發生時,不管是以為有心理準備或是讓人措手不及,仍可能對親友造成不同程度的衝擊跟影響;面對原本存在於某個位置的生命離開,生活中會有許多細微的感受與轉變。

接納情緒與關係的複雜性,探索陪伴自己的各種可能

隨著與逝者相處的過往故事,以及自己對關係的看法,對逝者可能有多種記憶和感覺,若在懷著感謝、懷念、不捨時,同時也有生氣、愧疚、不理解或未竟事務的心情,都是人之常情。在這不容易的時刻,允許自己各種心情的來去,甚至接受暫時感到混亂的狀態,是一種對己對人的體貼。有些日子可能只想獨處,和內心私密的感覺同在;有些願意接觸他人的日子,則可能因為有了允許各種感覺的空間,讓彼此能安心表達、互相支持。

內在感受的出現並沒有一定的時間表,有時在進行儀式與整理物品的過程中自然就有當下的心情流動;有時則在未曾意料的時刻,忽然感覺到與逝者的關聯或新的體會。放掉”應該有何反應才代表有感情/在乎”的單一標準,較能避免對自己和身邊人帶來批判和壓力。而當感覺到想與逝者有所連結時,可透過整理照片或有回憶的事、閱讀、電影、音樂、書寫、繪畫、靜心冥想或連結大自然等媒介,進行對話、梳理自己,也慢慢找回生活的秩序感。

尊重自己和身邊人,我們都只是以自己的方式摸索著道路

面對共同親友的逝世時,能夠與彼此願意的人們互相關心照顧、感覺到自己並不孤單,是很重要的支持。然而一起經歷的每個人都有各自與逝者的回憶和情感,也會因為關係狀態、個人價值觀和特質,及看待生死、面對變化方式的不同,而有各自的反應和歷程。即使存在差異,通常也有對方自己的需要和道理,像是對特定儀式的堅持、對死後世界的看法、留下/攜帶物品以保持連結的方式,對部分親友或許難以認同,對當事人卻可能是有力的安慰,只要不至於造成危害,自有其安心慰藉、因應改變或重新看待關係,而繼續生活的力量。

有些時候,難免會因為彼此當下情緒和價值觀差異而有衝突,也可能對他人的反應和選擇特別在意。靜下心時,回頭看看其中是否有著對自己心情的抗拒/批判,特別是憤怒、失望、沮喪、無助、害怕、對死亡或變故的焦慮等較難以接受的感覺;也可能是堅持於”什麼比較好、應該要如何”而心急。當我們能接納自己有此反應、試著安頓自身,而給出時間空間去理解彼此的需要,也就比較有機會鬆動各執己見的僵局,選擇和一起經歷卻又各自體會的人們和平共處。

順應際遇和心境的轉變,讓不同階段的體會自然發生

隨著生命內外在的持續累積和變化,在不同階段可能對逝者、對關係、對死亡、對生命有不同的體會。轉化對每個人來說或許有不同的意義,有時修復與療癒彷彿跨越時空,持續在反覆醞釀的過程中,出現了與以往不同的眼光,重新詮釋關係和生命經驗;有時在失落/哀悼/重整的歷程中,更加認識自己、更知道如何照顧自己和在乎的人事物、更深刻明白珍貴與渴望投入的;有時是單純經驗著生命的自然發生,而能選擇如何因應、回到生活。

在這段延續而又不斷轉變的歷程,選擇如何對待自己和身邊人、如何面對曾經執著或求不得答案的苦、如何允許自己去體會和轉化、如何看待過去的遺憾傷痛、如何逐漸尋回對現在生活的關注和實踐,都在點滴中累積,種種都蘊含著力量與智慧。

願我們一次一次回到清晰、安在。

*提醒大家,本文章不具治療效果,若你已感覺自己寸步難行,建議可以善用社區諮商輔導資源,或是預約諮商,透過諮商更深度地了解自己,並替自己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預約晤談:https://www.dowdslove.url.tw/?page_id=2851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心理諮商#陳美端諮商心理師#道別#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