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心靈篇章

【給孩子的禮物】葉淑儀 諮商心理師

No Comments

身為父母的你(妳),是不是曾想過「孩子需要什麼?」、「我又能夠給孩子什麼?」這樣的問題呢?

愛,是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當孩子生活在愛裡,他們會覺得安全,並且相信自己是重要且有價值的人。被愛的美好感覺,能為孩子堆砌出一處既柔軟又堅韌的心靈角落。這個心靈角落在個人遭遇挫折時,能提供撫慰與鼓舞的能量;面對挑戰時,能提供勇氣與希望。這個心靈角落在個人的一生當中都會持續運作。所以「愛」的確非常重要,只是該「怎麼愛」才好呢?

Read More

【結婚好?離婚好?幸福完整最好~】張馨怡 諮商心理師

No Comments

關於婚姻最好的比喻來自錢鍾書《圍城》一書——「婚姻是一座圍城,沒有結婚的人,拚命想擠進去,結了婚的人卻拚命想往外爬。」,到底何謂婚姻的實情呢? 不知為何腦海中出現劍湖山樂園的飛天潛艇G5呢???

2013年日劇”最完美的離婚”播出後,2018年韓劇又改編播出。此部劇深受喜愛,把婚姻中會經歷的所有關係細膩地在日常中呈現,讓許多觀眾在觀看時頻頻點頭稱是,卻也對號入座、心裏泛酸。

婚姻何來完美? 更遑論”離婚”了。

Read More

【療癒心方向-致天下的照顧者】林琦萱 諮商心理師

No Comments

長照是目前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後,大家關注的議題,指的是針對身體活動和認知功能受損而慢性失能,以至於日常需要無法獨立自主需要倚靠他人協助的照護的情況,也帶出了照顧者這個角色和族群。有多少悲劇都是在照顧者無力負擔照護的壓力而發生的,許多照顧者從職場上退出,進入照顧的角色,燃燒自己的生命,延續所愛的人的生命;照護的本質其實就是這麼一回事,當中需要承受很多對自我和關係的失落,照護的內外在壓力更是不在話下,更多的時候是自己和自己內在的衝突和痛苦。筆者多年服務於失智症家屬的經驗中,深深體會到照顧者並非技術和體力上的負荷,「心」才是支撐每個照顧者能夠在這條艱困且不知道盡頭在哪裡的路上,走下去的力量。甚至很多照顧者在患者離世後,繼續成為照顧領域的志工,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他們轉化這樣的辛苦來成就更多的家庭?答案是-他們從失去中,重新找回自己。

Read More

【幸福的追尋】陳慧珍 博士/諮商心理師

No Comments

甚麼讓你聯想到幸福? 小時放學後,回到家,看到桌上家人為我準備的點心,飢腸轆轆的我覺得再也沒有比那更讓我感到溫暖開心的滋味。長大求學工作後,回到家看到父母的那一刻,覺得在外吃的苦都得到安慰。不久之後,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傍晚的散步,孩子們放學後嘰喳述說學校酸甜苦辣的點點滴滴,都帶給我濃濃的幸福感受。這些用愛烘培出來,我們所珍愛的溫暖記憶,成為我們生命的養分。

但究竟幸福是甚麼? 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哈佛大學自 1938 年開始即進行一項大規模的研究,政府投資數百萬美元,請專業醫療與研究團隊,探索人類的「幸福感」究竟從何而來。哈佛大學精神醫學專家 Robert Waldinger 於 2003 年接掌這項持續近 80 年的研究。他在一場 Ted Talk 中向大眾揭露了這項研究的驚人的結果:「這項研究得到的最清楚的資訊是: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能讓我們更幸福,也能讓我們更健康。」 也就是說,擁有最多幸福的感受的人,是能和周遭的人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人。

Read More

【我在親子互動中實踐性/別】葉致芬 博士/諮商心理師

No Comments

與女兒分享我的專業學習及工作心得,是我們親子互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這些分享會以聊天、討論和繪本共讀的方式進行。由於我的專業訓練和實務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性別、情感關係與家庭,因此,與女兒談性別、人權,談親密關係及家庭的社會學想像,除了渴望培養女兒獨立、批判思考的能力外,也是我對性別平權具體實踐的嘗試。如共讀And Tango Makes Three.(中文譯本:一家三口,小魯文化,2016年出版)(關於如何用繪本跟孩子談性別,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幸佳慧於2014年出版的「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如何出版)

其實親子之間的互動過程,大人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我常能從女兒自發、純真的反應中,感受到真實與單純的力量。孩子對愛的體會及理解能力,令人驚嘆。在去年協助兼職學校的學生辦理「彩虹週」的活動時,我便帶著她出席,與我一起為學生導讀「為巴比祈禱」這部電影。出發前,我事先講解這部電影的內容給她聽。她問:「這是真的事情嗎?」我說:「是阿!」她很震驚,然後說:「這個媽媽好壞喔,她為什麼不接受她的兒子喜歡男生?」我回她說:「這位媽媽她不是壞,她是不知道,因為當大家都說喜歡同性是不好的時候,這個媽媽就也如此認為,然後就會擔心她的兒子會過得不幸福,所以就很努力地強迫她的小孩不要喜歡男生,她會強迫是因為她太愛她的小孩了。」女兒回我:「可是強迫不是愛啊!」當聽到這句話時,我心頭為之一震:是啊,強迫它並不是愛,但有多少時候,身為家長的我們卻以愛為名,強迫孩子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並聽從我們的指示呢?我自忖:我是否在很多時候,也在做這樣的事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