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心靈篇章

【幸福的追尋】陳慧珍 博士/諮商心理師

No Comments

甚麼讓你聯想到幸福? 小時放學後,回到家,看到桌上家人為我準備的點心,飢腸轆轆的我覺得再也沒有比那更讓我感到溫暖開心的滋味。長大求學工作後,回到家看到父母的那一刻,覺得在外吃的苦都得到安慰。不久之後,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傍晚的散步,孩子們放學後嘰喳述說學校酸甜苦辣的點點滴滴,都帶給我濃濃的幸福感受。這些用愛烘培出來,我們所珍愛的溫暖記憶,成為我們生命的養分。

但究竟幸福是甚麼? 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哈佛大學自 1938 年開始即進行一項大規模的研究,政府投資數百萬美元,請專業醫療與研究團隊,探索人類的「幸福感」究竟從何而來。哈佛大學精神醫學專家 Robert Waldinger 於 2003 年接掌這項持續近 80 年的研究。他在一場 Ted Talk 中向大眾揭露了這項研究的驚人的結果:「這項研究得到的最清楚的資訊是: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能讓我們更幸福,也能讓我們更健康。」 也就是說,擁有最多幸福的感受的人,是能和周遭的人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人。

Read More

【我在親子互動中實踐性/別】葉致芬 博士/諮商心理師

No Comments

與女兒分享我的專業學習及工作心得,是我們親子互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這些分享會以聊天、討論和繪本共讀的方式進行。由於我的專業訓練和實務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性別、情感關係與家庭,因此,與女兒談性別、人權,談親密關係及家庭的社會學想像,除了渴望培養女兒獨立、批判思考的能力外,也是我對性別平權具體實踐的嘗試。如共讀And Tango Makes Three.(中文譯本:一家三口,小魯文化,2016年出版)(關於如何用繪本跟孩子談性別,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幸佳慧於2014年出版的「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如何出版)

其實親子之間的互動過程,大人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我常能從女兒自發、純真的反應中,感受到真實與單純的力量。孩子對愛的體會及理解能力,令人驚嘆。在去年協助兼職學校的學生辦理「彩虹週」的活動時,我便帶著她出席,與我一起為學生導讀「為巴比祈禱」這部電影。出發前,我事先講解這部電影的內容給她聽。她問:「這是真的事情嗎?」我說:「是阿!」她很震驚,然後說:「這個媽媽好壞喔,她為什麼不接受她的兒子喜歡男生?」我回她說:「這位媽媽她不是壞,她是不知道,因為當大家都說喜歡同性是不好的時候,這個媽媽就也如此認為,然後就會擔心她的兒子會過得不幸福,所以就很努力地強迫她的小孩不要喜歡男生,她會強迫是因為她太愛她的小孩了。」女兒回我:「可是強迫不是愛啊!」當聽到這句話時,我心頭為之一震:是啊,強迫它並不是愛,但有多少時候,身為家長的我們卻以愛為名,強迫孩子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並聽從我們的指示呢?我自忖:我是否在很多時候,也在做這樣的事情? Read More

【別讓父母的期盼變成孩子的重擔】李嘉修/臨床心理師

No Comments

毅強垂喪著頭,說沒幾句話,眼淚便克制不住掉了下來。

他哽咽地說:「不管多痛苦我也要咬牙唸畢業,然後賺錢把該還給他們的都還完,然後就可以結束生命了……。」

我不知道為人父母若是聽見孩子如此的心聲,心中會有何等感受?那種期待孩子只要把書唸好,將來過上好一點生活的期待,怎麼會變得如此沉重?

然而對孩子來說,人生無法被信任與肯定,無法交由自己作主,反倒成了只為向父母交待的艱鉅任務,更是難以承受的重擔。

孩子呱呱墜地之初,為人父母的心願,無非盼著孩子平安快樂長大,當寶貝展露第一個笑容時,喜悅之情更是溢於言表。

曾幾何時,多少父母因為自身內在的焦慮與恐懼,甚或過往未能達成的期望,而與那只要孩子快樂就好的初衷漸行漸遠呢?

究竟父母的快樂,是來自孩子的成就,抑或父母的成就,是來自孩子的快樂,值得每位家長細細思量。 Read More

【負能量療癒力:為什麼要每天來點負能量?】吳宏仁/諮商心理師

No Comments

『不管你有沒有被討厭的勇氣,都改變不了討人厭的事實。』

『夢想這條路踏上了…才能證明你真的是在作夢啊!』

—-摘錄自『每天來點負能量』

如果常逛書店的人,應該都會知道上面這兩句話所要諷刺的暢銷書。『每天來點負能量』從臉書專頁,一直到出了一本小書,甚至還開過一場展覽。在這個正能量與勵志書籍當道的時代,作者卻反其道而行,用尖銳又現實的口吻寫下一則則負能量話語。沒有安慰也不勵志,但是卻快速的竄紅,有許多人甚至認為這些短語比所謂的勵志書籍還受用,其中到底有什麼奧祕之處呢?

Read More

【新鮮人遇到的第一顆炸彈】周以筠/社工師

No Comments

開學不久,要掏好多錢買書
在外地的學子,突然發現自己管理荷包是個問題
所幸新生訓練時有聽說一項約定成俗的福利
直屬學長姐會把非專業的通識書本等一代一代傳下去

初次離家的我,都沒去想每屆的人數是否一比一等問題
找到了學姐的寢室,她不在
留了張字條,問她是否有祖傳的書給我
等了幾天,她終於來找我
聊了短短一分鐘,但我只記得頭兩句,第三句以後都被情緒淹沒了
她說:妳是不是經濟拮据?我是不習慣把自己用過的書給別人用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