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陪伴我們經驗日常關卡,順利與另一半合作闖關】by不具名

No Comments

這是我們第二次找玉玫心理師進行伴侶諮商。與我生活圈中的親友相比,我是相對早婚的,在確定婚期的時候我甚至還是學生,關於婚姻是什麼?結婚以後會發生甚麼事?真的要這時候結婚嗎?真的可以結婚嗎?周圍的聲音都參雜著他們自己的投射與意圖,沒有人聽見我的困惑、感受到我的焦慮,甚至看見我的恐懼。這是我們第一次與玉玫心理師見面的原因──實在沒有人可以商量,而這一次,是生了孩子。

從上一次結案到這次開案大概經過兩年,這中間其實經歷了許多人生大事,現實生活不比戀愛夢幻美好,尤其愛又是特別精緻的一種感覺,也十分脆弱,生孩子可以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耗損了許多彼此的信任與感情。由於我們的預算有限,很幸運在諮商的第二次便排上了公益的名額,讓我們能有更多次的機會可以面對討論。

Read More

【你好!我曾經有憂鬱症和焦慮症】by阿丙

No Comments

還在唸書的年輕時期,會以為大家都會有的享受是理所當然的。我也這麼認為,只要你多努力工作,多注意你的生活,並且保持健康。享受美食,成立一個家庭,找到穩定福利不錯的工作,尋得許多愉快的興趣,得到這些都是很正常而且理所當然的。比較遺憾的是,對我來說並非如此,我在學生時期就因為遇到一些家庭因素,再加上一點先天體質影響,我有了重度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問題。雖然有麻煩,但至少還有點想要處理好問題的動力。病症歸病症,在處理問題我勉強算會想辦法去解決。

第一次的治療是積極配合醫生加上按時服藥,也可能那時還年輕,成效很好。我很快從家庭和自己的健康問題中走出來。那時的我單純的以為憂鬱症也只是這樣而己,沒什麼,以後就跟它永別了….可惜我不是電影的主角,不會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不久後我拿到了有如路邊炮灰角色般的劇本,我又得了憂鬱症,而這次比較嚴重些,合併了不少症狀。

Read More

【負能量療癒力:為什麼要每天來點負能量?】吳宏仁/諮商心理師

No Comments

『不管你有沒有被討厭的勇氣,都改變不了討人厭的事實。』

『夢想這條路踏上了…才能證明你真的是在作夢啊!』

—-摘錄自『每天來點負能量』

如果常逛書店的人,應該都會知道上面這兩句話所要諷刺的暢銷書。『每天來點負能量』從臉書專頁,一直到出了一本小書,甚至還開過一場展覽。在這個正能量與勵志書籍當道的時代,作者卻反其道而行,用尖銳又現實的口吻寫下一則則負能量話語。沒有安慰也不勵志,但是卻快速的竄紅,有許多人甚至認為這些短語比所謂的勵志書籍還受用,其中到底有什麼奧祕之處呢?

Read More

【2018NLP 知覺的潛力 學員心得分享】by 找到自己

No Comments

2018年初開始認識NLP(這也是我第一次接觸),與其說期待上課學習東西,其實更好奇的是來上課的這一群人;有問題要解決的、一群心理諮商師、及來找答案的…..等等,坦白說第一次初體驗我是似懂非懂的學習。

7月的知覺潛力是我的第二階段學習,在第一次學習的半年後再與淑華老師碰面,我面對老師有點愧疚,因為所學不僅忘光光之外還不求甚解,結果老師一句話讓我放寬心~~過去的就過去了~~讓我當下如醍醐灌頂般,開心且放心的享受這4天假期。

這次上知覺的潛力關於”次感元”部分,感覺到全身的毛細孔也跟著打開了;這四天的課程好像將自己前半段人生做了一段電影放映,當第一者(主角)與當第三者時心境是這麼不同,除了讓我學會解離之外,更棒的是還能回到過去,告訴過去的自己”我是很棒的”~

這4堂課我是完全融入且不管能吸收多少,但至少當下我是完全投入,也期待自己能在快樂時更融入,在悲傷受挫時能快速抽離這情緒;對於我自己的慣性習慣,我得借力使力的讓自己”咻”一下,變成理想中的自我;這樣的我更好了,可以幫助自己更可以幫助身旁的其它人,不就呼應了NLP的自助助人。

我覺得淑華老師有一股魔力,在她身旁時總能安定心寧,所以當你負面情緒太多時,應該不定時來給老師清除一下,就像是動了”腦內的微創手術般”,這樣又能元氣百分百走的更遠更長~GO!GO!GO!

(本文已獲作者本人同意分享)

【2018NLP 知覺的潛力 學員心得分享】by Cindy

No Comments

這四天的學習,顛覆了我所建立的價值觀及舊有的思考模式,透過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體驗與領悟,感覺到我上完課後這些細微的變化,慢慢在引導我人生的方向。

在第三天,我很開心能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在淑華老師的帶領及引導下,我去面對我人生中卡了很久的點,多次的解離而融入之後帶給我的感受,從原本是憤怒再修正,調整到自已最舒服和適合的方式融入面對它,這是另一番新的天地,過程中我重新審視了我的人生,是一種蛻變和重生。

淑華老師講解的內容皆需細細品味,因為這會是另一種啟發,而這些可能又再次找到生命價值與意義。

我接納了那個自已,期待所學的內容可以融入到生活的每一天,經過不斷的強化與調整,讓我咻和唰的面對恐懼迎向新的理想自已。

(本文已獲作者本人同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