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心情分享-誠實面對自己】

No Comments

作者:卡皮巴拉

人只要稍微有在認真工作,就一定會遭逢各種巨大的壓力。偏偏這個社會有一派聲音,喜歡讚頌人要有強大的抗壓性,有意無意的視扛不起壓力的人是脆弱草莓。過去的我大概是內化了這樣的看法,以至於在面臨困難的時候,習慣將壓力一波又一波往肩上攬,一昧要求自己必須強大。

扛不住了,就開始看扁自己: 我怎麼這麼沒用?這麼一點點事就不行了,我好無能。就這樣迅速放大自己的弱點,並用力撻伐,最後把自己逼到崩潰。踏進諮商室開始說自己的故事,眼淚就沒停過。一邊說還一邊覺得羞愧,怎麼這點小事就能讓我崩潰。

心理師輕輕微笑,慢慢傾聽,我感覺到自己大量而混亂情緒被接住了,彷彿有人知道我正在受苦,願意理解這份煎熬,這樣的感受讓我覺得安心許多。接著在每堂諮商中,明珠老師循循善誘,引導我發現,我其實非常的努力了,而且也累積了強大的力量,但可能對自身的期許太高(或根本不合理),不符合自我的期待,不知不覺中開始貶抑自己,否定自我價值,不斷放大自己的弱點,甚至連本來的優點也都無視了,最後眼前只剩下一個無能的人。

聊著聊著,原來那個自信的我漸漸回來了,一點一滴建立起原本即將崩潰殆盡的自我價值。這是明珠老師厲害之處,我只感覺她輕輕地微笑,慢慢地引導,然後四兩撥千金般把我從地獄中慢慢拉回人間,拋掉自製的桎梏,重新好好做人。老師交代: 人要小心自己對自己說的話,自我評價的語言有強大的應驗效果,要有意識地審慎為之。

諮商的歷程和好友聊天解悶,是完全不同的歷程。如果和朋友聊天喝酒,傾訴煩惱,一覺醒來之後,仍然感覺壓力不動如山大,那麼也許可以試試來找心理師。這是開誠布公,誠實面對自己的歷程,讓專業的心理師陪伴我們走過人生困難時期,從而蛻變成更好的人。

*本文已獲作者本人同意分享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諮商#理解#陪伴#情緒

【NLP課程學員心得分享-知覺的潛力】

No Comments


冷冽的冬日早晨,來到了清大的校園,展開了企盼已久NLP探索之旅。


工作坊開場不久老師提到用腦子的運作可以產生快速地改變,心中不由驚呼「這怎麼可能?」,激發了我對工作坊許多的好奇。

初做練習時,老師提醒在做次感元移轉時不用講太多的內容, 這徹底顛覆我的認知,腦中浮現,工作時為建立關係,聽案主滔滔不絕說起他的故事,直到天荒地老的畫面,心裡暗想,如果可行,或許有機會可改變我的工作樣貌,不會困在故事的漩渦中。

前兩天工作坊,「心錨」、「入映系統」、「次感元」、「感觀測量」、「時間線」…等名詞出現及操練,讓我有如初到駕訓班上課,駕駛教練車的過程,新鮮又感到笨拙,腦袋重重的,覺得不可思議,幸而經過練習得到驗證,發現改變自己,是掌握在自己手上。

第三天下午,學習到視情解離法,提及此法適用於創傷的經驗,我的胸口開始悶悶的、呼吸是短淺的,且身體發冷,自覺己進入了小二時的創傷經驗裡,心想,不會吧?我幾年前曾經處理過了,她竟然還在?當老師徵求探索者時,我毅然地舉手了,隨著老師的引導及同學的支持,在期間我放肆地大哭,發現自己始終沒有善待當時的我,有很多的恐懼和害怕,我壓抑、我忍耐、我痛、我漠視,當我真誠的道歉與擁抱小二的我時,身體感受到一股暖流的竄動、全身舒暢,有種魔咒被解開被釋放的平安與自在。

4天的課程,老師字字珠璣啟發人心,訊息量很大,恨不得腦容量可擴大把他通通吸收起來,所教導的心法,雖平易近人,對我來說算新功夫,需要時間練習。課程雖結束一段時間了, 工作上遇到卡住或缺乏資源的狀態,腦中會思索著可幫助自己的心法,用次感元移轉、恐懼快速療法…,希望將所學落實在生活中,生活變得有趣。

很開心遇見老師,我私下認為NLP所傳授的是自我負責的心法,在這裡,沒有人是拯救者或迫害者,更沒有受害者,只要有意願,保有彈性,定能穿越困境,學習的過程中偶有,為何現在才認識認NLP的感慨,轉念想想,畢竟我已在學習NLP的道路上,期待更多人認識祂且因祂而受益。

2025年NLP課程活動專頁:https://www.dowdslove.url.tw/?page_id=2665

2025年九型人格活動專頁:https://www.dowdslove.url.tw/?page_id=2488

聯絡電話:03-573-6178;0965398978

心苑官方LINE帳號:https://lin.ee/DinL7sK

#NLP#淑華老師#杜華心苑心理商所#九型人格#自我成長

【NLP課程學員心得分享-遨遊時空】

No Comments

「4天的學習,讓我今後可以遨遊時空,享受寬廣自在的生命。」

好多年來常夢到:自己往目的地走去,卻怎麼都過不去。不是走錯樓梯,就是走錯路。就要遲到了,自己還在原地鬼打牆。有時夢到自己慌慌張張的趕去上課或考試,走到教室門口,已經下課或考完了….

有一陣子,類似的夢不斷出現,我甚至覺得惶恐疑惑「是不是有什麼課還沒修完?我不是拿到師大畢業證書了嗎⋯⋯」

生活中,想做的事總是拖延。只能被動完成「責任」,而沒有主動走向自己的期望。

這次「遨遊時空」課程中,第一週老師幫我調整時間線,說我把過去放到未來了,要我試新時間線。第二週上課,感到「5年前」左側太陽穴有一股拉扯的糾結,並且不自覺的說錯成「5年後」…

老師再次出手:「你說的話讓潛意識照做了!」

也就是說,我的內言「從頭裡把5年前拉出去…」,其實就是告訴潛意識5年前在頭內左側。

當下,非常震撼而感動:老師一語道破了我的內建模式!我一直都是被自己說的話困住了…

於是,我設好了新時間線~未來在未來,過去在過去。

課程結束第二天,起床後,我自然而然的打了太極拳,就如最後一天「編織未來」的內容。就這樣做到了拖了好多年,如此簡單卻又無比艱難的事。

之前已做了95%卻卡了2年的催眠音檔,在7/28晚上,不知怎麼的,我在1個小時內在完成並po出。妙的是,大腦並沒有思考也沒有催促,一切自然發生,像按鍵播放影片般的理所當然。

4天的學習,讓我今後可以遨遊時空,享受寬廣自在的生命。

*本文已獲作者本人同意分享

2025年NLP課程活動專頁:https://www.dowdslove.url.tw/?page_id=2665

2025年九型人格活動專頁:https://www.dowdslove.url.tw/?page_id=2488

聯絡電話:03-573-6178;0965398978

心苑官方LINE帳號:https://lin.ee/DinL7sK

#NLP#淑華老師#杜華心苑心理商所#九型人格#自我成長

【調節情緒之外 記得日常保養】

No Comments

撰文者:陳韻如 諮商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近幾年,越來越多心理健康相關資訊提到「情緒調節」這個概念,當我們經驗到較強烈的情緒時,我們需要運用當下現有的資源來因應眼前的不適,可能是深呼吸,可能是輕輕搖晃身體,可能是環顧周圍環境一圈,可能是大力道地抓握或按壓身體部位,也可能是喝杯冰水。透過調節,我們可以讓已經激發的神經系統稍微緩和,調整我們的步調,整理我們的思緒。

值得一提的是,調節的過程不一定是溫柔平和的。即便如此,透過反覆練習有效的情緒調節策略,我們能夠一次比一次更有所覺知地回到當下,更有能力為自己暴衝(或暴跌)的情緒踩剎車。

話說回來,我一直認為,情緒調節的練習固然重要,但那就像是為一台已經拋錨在路旁的車子尋求支援,如果有機會,我們是否可以在日常就把車子保養好,定期檢驗?就如同我們對待任何極度精密的儀器,需要隨時校正。

情緒的日常保養,是刻意地將自我照顧放入自己的行程安排裡。我們會為了長遠的身體健康著想,在平時就攝取均衡的營養,那自然也應該為了長遠的心理健康著想,在日常中滋養灌溉身心所需的養分。有趣的是,我們經常誤會了養分的來源。誤以為透過看劇看小說、打遊戲、線上購物、享用美食等方式,能夠舒緩我們的壓力、轉移我們的注意力、照顧好我們的情緒。

事實上,我們在從事上述活動時,經常只是下意識地、自動化地在做而已。做完之後,反而更悶、更疲憊、更空虛。這時候,很需要重新盤點我們的身心資源。所謂的「身心資源」,指的是任何能夠為你充飽電的人事時地物。多數時候,我們會認為好好休息就是為自己充電,不過,休息也分很多層次。

生理層次的休息:伸展身體、散步、按摩、睡覺;認知層次的休息:關掉手機、離開社交媒體、避免過多的資訊;情緒層次的休息:避免壓力情境、寫日記、信任深度的對話;感官層次的休息:聆聽慢節奏的音樂、練習深度呼吸、閉上眼;創造力層次的休息:請休假不上班、經營一個興趣、從事手作;社交層次的休息:跟摯友相處、避免飯局、練習獨處;精神層次的休息:禱告、走進大自然、冥想。

日常的情緒保養,可以讓我們逐漸拓展出更闊綽的心理餘裕,來面對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情緒波動與起伏,而這份保養就如同鍛鍊肌肉或伸展拉筋,都需要每天的刻意練習。

參考資料:https://mindfulhealthsolutions.com/embrace-these-7……/

*提醒大家,本文章不具治療效果,若你已感覺自己寸步難行,建議可以善用社區諮商輔導資源,或是預約諮商:https://www.dowdslove.url.tw/?page_id=2851

透過諮商更深度地了解自己,並替自己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心理諮商#陳韻如諮商心理師#調節情緒#自我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