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管理,從停止慣性開始】作者:李嘉修 臨床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No Comments
轉變心態 ,人人都可以自我改變與成長/李嘉修心理師/杜華心苑

*本文主角姓名及故事皆使用化名處理

辰芯說面對工作時,經常感到壓力很大,事情好像總是忙不完,然而事後回想,卻似乎感覺什麼事情也沒做好。她說每天在安排要完成的工作事項時,常常感到一股焦慮感,擔心事情做不完或做不好。當開始處理工作事項時,她往往不是從上回完成之處接下去做,反而習慣從頭開始邊檢查邊做起,以致於工作進度緩慢。

還有當被突如其來的事情給打斷時,如:同事一通電話尋求工作支援,或主管要求她準備資料,經常使她的排程亂了套,心中莫名感到緊繃,嚴重時還曾經產生胸悶感。

辰芯發覺她經常忙於自己的「焦慮」之中,不知不覺耗損身心能量,也難怪每天下班後時常感到疲累不堪。她說尤其一人無事獨處時,也無法放過自己,時常一股莫名的恐慌感襲來,極度想逃離那狀態,卻又無法自制地透過大吃一頓來宣洩。

人對事件的評估與感受,經常受到大腦的思考慣性所驅使。

Read More

【NLP知覺的潛力進階線上課程花絮】

No Comments
親愛的朋友您好~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與清大認知中心合作辦理的【2021 NLP知覺的潛力進階課程】已於8/9在學員們的歡笑與收穫中,圓滿達成視訊課程初體驗的成就解鎖囉!
這次的課程中,淑華老師透過視訊體驗的方式,帶領大家接續知覺的潛力初階課程的基礎,深入知覺世界的探索,練習進階版的知覺角度矯正訓練,幫助探索者清楚又自在的隨心切換人際溝通互動歷程中的知覺角色位置,改變人際互動歷程的經驗與感受;並帶領大家透過主題與背景的切換,加強內在認知與情緒的調控,進而有效面對批評,並能在面對困境時找到合適的因應資源;透過發展內在優勢的心智之眼,建立全腦的理想自我形象,讓自己隨時處在更有資源的狀態。最後,我們一起學習了量身訂做的快速轉軌模式,克服自己欲改變的限制性慣性行為模式,使理想自我的行動得以在生活中展開!
以下透過學員們在此次課程的回饋,也藉此和大家分享本次課堂的精采:
1. 感謝老師每一次精準的接到我內在的期望,並且在課程中給予當下最適當的行為及回應。 因著老師的大智慧,我有機會邂逅最真實的自己。
2. 老師在心智之眼帶我克服對老闆的不耐煩,最後面停留在問句,很重要,讓我可以繼續的問下去:不耐煩的背後,除了急著幫對方做完,還認為自己是為對方好,還可以追溯到不只前一個工作的小事,包括童年、幼年(應該有),其實是害怕世界不需要自己…這個出來的問句後作力強大,又可以繼續探索自己,太好玩了。謝謝老師。

Read More

【陪伴-心理諮商心情分享】 作者:匿名

No Comments
一開始發現自己心裡生病時,便想求助心理諮商,但當時對心理諮商並未深入研究,所以像無頭蒼蠅般的在網路上尋找適合的場所環境及諮商師,經過比較及距離因素考量,選擇杜華心苑。還記得當我踏進杜華心苑時,便感受到一種親切及心靈撫慰感,接待環境舒適,人員親切,晤談室也非常溫馨。當時是與一位林小姐做初次晤談,因是特殊個案,但我內心生病,感官封閉、麻木,所以沒有太多感覺,只簡述了我的故事,但林小姐非常有耐心及同理心的關懷,讓我感到安心,結束後便告知會安排適合我的諮商師。
當時我搜尋杜華心苑與此特殊案件有相關經歷的諮商師,便指名可否是哪幾位,但林小姐仍耐心告訴我會安排適合我的諮商師,其實有點戰戰兢兢,害怕會不會不適合我,但林小姐仍耐心告訴我若該名諮商師讓我感到不舒服,隨時可以更換,所以我抱著嘗試的心態,與楊于萱諮商師晤談。

Read More

【NLP知覺的潛力體驗分享】作者:Jerry

No Comments

今年第二次上老師的課程,上老師的課程,內心總是有很多說不出的期待,也不知道在期待什麼,可能是期待上課的美好時光與得到很多的知識與信念,特別是這些知識與我平常會接觸的訊息是很不一樣的訊息。

課程開始,老師帶了一些簡單的練習,從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身體感覺,慢慢的觀察自己,理解自己透過次感元喜歡的是什麼情境,討厭的是什麼情境,透過一步一步的練習,與不同的同學進行交流,以相互了解,從不同的同學身上,理解別人的感受,與自己感受的差別。

慢慢的老師就帶領大家進行透過不同的方法(恐懼療法、觀察者、解離..),讓一些願意上台體驗的同學,把自己人生的某些境遇,提出來分享,讓我們可以知道,透過這樣的情境我們可以怎麼來處理,讓過去的傷痛或是不愉快,可以離開,真的很神奇!

Read More

【陪伴我在打開每一扇門的瞬間,安頓自己】 作者:小丑魚

No Comments

在失序的日子裡,心裡矗立著巨大堅實的牆,我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對吃喝和行走都失去動力,只能瘋狂翻閱心理書籍,心想倘若知道原因,就能夠好起來吧?當社工發現了我,關心詢問:「妳願意諮商嗎?」當下感覺自己像是被擺在房間角落靜置的擺設,而有人看見積累在我身上的灰。

好想打開門,又一直持續憂慮著,在決定諮商之後,擔心許多:「如果沒有準備充足讓諮商無法順利進行怎麼辦?我能向老師坦露多少真實的自己呢?」

諮商像是打開一道再一道深入內心的門,期待著,卻又因為要踏入未知的領域而害怕。社工溫馨陪伴我走到門前,門被打開了,周圍被馨怡老師親和的氣質包圍著,老師讓我選個舒服的位置坐下,房間充斥著被接納的安全感,初次和馨怡老師的互動讓我感覺到:即使我很害怕迎接陌生人,馨怡老師卻沒有讓我感受到些許陌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