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係

兒福聯盟-【青春不該emo一樣|兒少療心計畫】

No Comments

兒福聯盟-【青春不該emo一樣|兒少療心計畫】

在台灣,每7天就有一位青少年自殺。

調查更顯示,台灣青少年自殺率在十年內增長三倍。

兒福聯盟調查發現,有超過一成的學生壓力程度達嚴重等級以上,其中高中生(16.0%)的壓力指數更將近是國中生(8.2%)的兩倍之多。除此之外衛福部的統計報告更指出,「自殺」已攀升至15~24歲青少年死因第2位,顯見有情緒困擾或罹患身心疾病的青少年比率愈來愈高,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已迫在眉睫。

孩子的情緒困擾與心理健康問題愈趨嚴重、不容忽視! 

▊兒少療心計畫,陪孩子走過黑暗的憂鬱低谷 

兒福聯盟除了提供行之有年的免費青少年服務專線,近年更開辦了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兒童創傷療癒服務,提供兒少心理支持,並透過訪視陪伴、資源串聯、醫療費用補助等方式幫助這些深陷情緒困境的孩子,您的捐款與支持將可以幫助我們持續推動「兒少療心計畫」,接住深陷情緒困擾與心理健康問題的孩子,幫他們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與勇氣!

緊急募集1,000位療心人,支持兒少療心計畫!

協助兒盟透過倡議與服務,接住深陷情緒困擾與心理健康問題的孩子。

邀請您,在最黑暗的時刻,成為孩子生命中的那道光。 

➤專案洽詢:(02)2799-0333轉1(對外關係維繫組)

➤了解更多,點亮他的鬱鬱花園: https://lihi.cc/BHmzI

➤立即行動,一起接住無聲墜落的孩子: https://lihi.cc/motkM

➤總是用傷痕說話的小漿 正式紀錄短片: https://youtu.be/sPIzJfQSkMc?si=hF27EqoQOd-7X-20

#兒福聯盟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 #青春不該emo一樣 #兒少療心計畫

【比天堂還美麗──談 Being:因為活過,所以可以是天堂】

No Comments

撰文者:林琦萱諮商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Netflix 在 2025 年推出的新劇《比天堂還美麗》中,女主角海淑在辛苦走過一生後,來到所謂的「天堂」。她與早一步離世的丈夫重逢,過往在人世間所承受的勞苦與遺憾,在這裡有了再次相遇的可能。她得以再次遇見那些與自己生命密切相關的人事物,也因此擁有一次修復與重新經歷的機會——在一個不同於人間運作規則的世界中,重新體會、重新選擇。

自我們離開母親的子宮起,人生便是一連串苦難的展開。此時,「夠好」的照顧者能夠提供愛與保護,適當地回應我們內外在的需求,讓嬰兒能在可承受的範圍內經歷失落、整合情緒,逐漸豐富對喜怒哀樂的體會。然而,當創傷來得太多、太突然,超出心靈能夠承受的範圍時,心理的自我保護機制便會啟動——透過分裂或否認的方式,把痛苦推開,藉此維持「活下去」的可能。

當分裂與否認成為主要的心理因應方式時,雖然暫時避免了崩潰,但長期下來卻會癱瘓心理的正常運作。人將付出失去感受完整性的代價,內在變得空洞,逐漸喪失對生命的意義感。在臨床上,這樣的狀態常以憂鬱與空虛為主訴呈現。

劇中,女主角海淑的丈夫心疼她因為失去孩子而陷入解離狀態。編劇用「小絮」這個角色,具體呈現出海淑為了承受過大的創傷而分裂出來的自我。海淑的丈夫甚至向天堂的主任請求,願代替她承受那些痛苦。

天堂主任則對他說:

「她(小絮)是鮮明記憶與澎湃情感的化身,是海淑為了生存而割捨的痛苦與悲傷。若不如此,她根本活不下來。那些被拒絕與忽視的記憶,被深埋在潛意識最深處,但它們仍是海淑的一部分。這些情感強烈到足以人格化。也正因為這些情感曾被她拒絕,才會被分離出來。唯有透過海淑的理解與愛,這些情緒體才得以被淨化與消融。」

心理學家 Donald Winnicott 曾提出「being」的概念:人可以自然地存在,讓情感自由流動,並在每個當下真切地經驗自己。這是一種單純、活生生的「我」的感受,是對自身存在的真實體驗。

然而,這種 being 的狀態是理想的。在現實人生中,我們必然會經歷創傷、破損與遺憾。但若在一段安全、穩定、能夠修復的關係中──無論是伴侶、友情,或是諮商關係──我們將有機會重新面對那些曾經被排除的經驗與感受,再次做出不再是為了「活下去」,而是出於力量與選擇的回應。

正如劇名所說:比天堂還美麗的,不是天堂本身,而是曾經歷苦難、仍願意活著、感受、愛與理解的我們。

參考文獻

Winnicott, D. W. (1960). The theory of the parent-infant relationshi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41, 585–595.

Lee, J. (編劇), & Kim, H. (導演).(2025). 比天堂還美麗(第1季,第11集). Netflix.

*提醒大家,本文章不具治療效果,若你已感覺自己寸步難行,建議可以善用社區諮商輔導資源,或是預約諮商:

透過諮商更深度地了解自己,並替自己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心理諮商#林琦萱諮商心理師#力量#選擇#關係

【聽你說愛-非暴力溝通課程】

No Comments

聽你說愛-非暴力溝通課程上線啦!

本次非暴力課程一樣也有個別的教練課,以及伴侶/家庭的工作坊~

不管你是希望提升、在生活中實踐善意溝通改善關係的個人,或者是想要透過善意溝通,改善彼此關係的一對伴侶,或一組家庭成員,都很適合參與非暴力溝通課程哦!

———————————–

會不會有時候我們真的覺得有困難,卻不知道怎麼跟別人請求幫忙?

會不會有時候我們真的沒有意願也沒有辦法,卻不知道怎麼拒絕他人的邀約或請求?

有時心裡不好受,卻因為怕傷感情而選擇不表達,內心感到糾結、不一致?

這些都是我們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常有的掙扎,

讓我們一起學習「愛的語言」,

以非暴力溝通的理念,在誠實、傾聽的基礎上,與人建立真實的連結,讓愛流動。

———————————

【主辦單位】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課程師資】陳梅慧諮商心理師

【課程進行方式及時間】

本課程時間可依當周心理師與您/您們共同可以安排的時段進行預約。

❤️個別教練課程、家族/伴侶工作坊詳細簡章見留言區!

若有任何疑問,歡迎來電洽詢,或加入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的官方Line與我們聯繫~

☎️03-5736-178

?官方LINE:@dowdslove (要加@哦~)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陳梅慧諮商心理師#非暴力溝通#聽你說愛#關係

【2023年度諮商心得回顧-1】

1 Comment

親愛的朋友您好,

2024年已悄悄的開始了1個多月,

再過2週我們即將迎來農曆新年假期。

如同以往,我們整理了2023年來談者們的諮商回饋,與大家一同分享在名為諮商的旅程中,來談者們的感受!

如果您還在猶豫是否要進入一段諮商旅程中,那麼也希望這些分享能夠帶給您一些參考與新想法!

祝福各位平安、自在、喜樂

【預約晤談】:https://www.dowdslove.url.tw/?page_id=2851

*以下分享皆已經當事人同意。

1. 在我沒辦法對身邊人開口述說自己困難根難過的時候,這裡提供我一個安全又溫馨的場所,在這裡我能放心述說任何想說的話,釋放所有情緒,然後帶著一份鼓勵繼續走下去。

2. 謝謝老師啟發我的內在資源,提供我支持和陪伴,讓我有勇氣面對以及改變。我和家人的關係改善,相處良好,裨益實多。

3. 幫助我釐清目前遇到的困境,可能是來自於哪些原因,也幫助我去認識我自己是什麼樣的狀態。讓我知道,其實掉下去的時候,我也有能力去接住。

4. 在雜亂渾沌的思緒中,找到一個可以繼續嘗試下去的方向,並且覺得自己並不是孤軍奮戰,是有被支持著的。

5. 很精準的指出我的盲點,讓我從不同角度看事情,但又讓我感到被理解,被支持,幫助我平靜下來做決定。

6. 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只有一條路,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選擇,只要自己能接受過的去就是好選擇

7. 從自卑、封閉的性格,慢慢一點一滴改變,到現在能擁有三分之一的正向,願意面對事情並解決。

8. 謝謝郁君心理師的陪伴與支持,經過諮商和其他時間的自我覺察,讓我在母親議題上有別於過去的想法態度變得更寬廣,從譴責怪罪到接納與包容。

9. 從六月初覺得心情很抑鬱才來諮商的,很謝謝諮商師講的那些話,雖然覺得還是有些東西沒有聊完,不過也沒關係,我覺得半年中心境有很大的變化。能毫無顧忌的落下眼淚也說很喜歡諮商、諮商的空間⋯的原因。

10. 看見自己於關係、界線/限的許多課題,透過諮商歷程的再次發現,得以有較多元的思考及應對。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心理諮商#支持與陪伴#關係#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