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諮商心得回顧-3】

No Comments

親愛的朋友您好,

時間過得飛快,離我們正式開啟了龍年已經過了一個月!

這裡與大家分享2023年來談者們諮商回饋的最後一輯!

如果您還在猶豫是否要進入一段諮商旅程中,那麼也希望這些分享能夠帶給您一些參考與新想法!新的一年,新的開始,也許諮商能夠成為您不一樣的嘗試~

祝福各位平安、喜樂「龍」總來!

預約晤談:https://www.dowdslove.url.tw/?page_id=2851

*以下分享皆已經當事人同意。

1. 真的很謝謝你,離開你我真的很捨不得,謝謝你為我做的一切,我會永遠記得你的,希望你也不要忘記我。5年的時間,說長不長,因為只佔了人生的大約1/16;說短不短,因為這1/16的時間帶給我人生中最好的體驗,好到可以受用一輩子。我是在眼淚中寫下這段話的,5年了,我還是學不會面對離別,可能這輩子都學不會吧。謝謝你聽我講那些亂七八糟的話,還得試圖搞清楚我到底想講什麼,又要想辦法回話。貓咪的事情除了你,大概沒有人願意這麼耐心地聽我說,看我寫給他們的信。這段奇妙的際遇,我會把他珍藏在心裡最柔軟的地方,在沒勇氣時、不知所措時和內心受挫時,把他拿出來回憶一下,就會有再出發、去面對的勇氣。謝謝你告訴我我的優點,讓我知道我不是像父母講的那樣一無是處,讓我有勇氣繼續活下去。說真的,如果沒有你,我可能已經帶著貓咪們一起上天堂和去世的貓咪們團聚了。再次鄭重地謝謝你,願你之後的人生能夠無往不利;面對個案,能夠暢談順利。再見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

2. 謝謝怡君老師在晤談過程中很溫暖的傾聽,以及在我陷入認知錯誤的時候,提醒我回到自己的感覺上,也讓我不要那麼焦急,告訴我一切會如此不容易是很正常的,我可以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鼓勵我慢慢練習放過自己。

3. 打從第一次見到張馨怡心理師,就讓我非常能夠放鬆和信任,也非常感謝她從我個人諮商到伴侶諮商的一路協助,在我的心裡,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給我有如姐姐般的親密感。

4. 謝謝玉玫老師幫忙,讓我們學會互相溝通,更增進對彼此的了解。

5. 郁君,謝謝妳。很感恩能遇見妳,我很珍惜和妳的緣分,也期待以後還能見面。希望妳一切順心如意、平安健康。祝福妳!

6. 謝謝老師這段時間陪我走過低潮以及各種困難 讓我漸漸的了解自己 調整自己的認知 引導自己的負面情緒 在這段自我探索的旅程中 謝謝老師一路上的陪伴和指導

7. 謝謝老師的引導,在這幾次的晤談當中收穫許多,也發現不同的切入點而覺察自己同時發現別人的內在真正的癥結處,很謝謝老師所給予的建議及方向

8. 謝謝心理師聆聽我許多想法,記得有次提到沒有人能一直保持開心正面的想法,我想這會讓我更坦然的面對那些有時悲傷負面甚至憤怒的情緒。

9. 謝謝明珠諮商師記得我說過的話,在我分享的時候,都能夠不急著幫我找答案或解決問題,讓我有時間先好好釐清我的狀態。

10. 幫助我釐清情緒的源由,並進一步探討盲點或轉念,讓我從一個緊繃且情緒起伏很大的人,漸漸可以平穩面對生活的大小事。這感覺真好,非常感謝 :)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諮商#結案回饋

【2024年NLP心法祕笈早鳥優惠倒數中!!】

No Comments

心法祕笈?什麼是心法?這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祕笈呢?

「心法課程就是全面的檢視我們對於某類事件如何思考分析,並進而得到我們要的結果,課堂上有介紹屬於動機的心法,抉擇的心法,記憶的心法」

以下與大家分享學員哈倫上完心法祕笈課程後的心得,希望大家能從中對心法課程有一些認識與了解,

讓我們在今年度一同真實體驗NLP的神奇以及淑華老師的魅力!

早鳥優惠倒數中,如果您想提升動機、記憶力、做決定的能力,手刀點選以下連結報名吧!

【報名連結】https://www.beclass.com/rid=284b3056506e2bee9348

【師資介紹】趙淑華諮商心理師

【課程時間】2024/04/27~28、05/04~05;每日9:30~17:00

【進行方式】ZOOM線上團體

——————————————–

【一位工程師的心法課程分享】by 哈倫

在2018跨向2019的元旦連假,我們在清華大學上杜華心苑自助助人系列NLP初階:心法秘笈,這是NLP初階課程的第五堂課,也是最後一堂,上完心法課程,我們就完成了全部NLP初階系列的修課了。

我是在科技業工作的IC設計工程師,當初對NLP也是感到十分好奇,因為它就叫做神經語言程式學,一個工程師的訓練,從求學開始到工作接觸過軟體/硬體/韌體程式語言,沒有想到竟然有一個叫做神經程式語言的心理學課程。那時候就想說應該跟工程的程式語言有類似之處,就在上完心法課程之後,終於恍然大悟了。

心法課程是屬於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中的Programming,而知覺的潛力是屬於Neuro。在知覺課程,我們學習到次感元的概念,淑華老師說次感元是我們編碼事件到記憶庫的重要元素,過去某一事件如何影響著我們,取決於我們當時如何編碼它,若是使用快樂次感元編碼,那我們回憶該事件,便會是快樂的,反之亦然。知覺課程藉由調整次感元就能改變過去事件對我們的影響,當時就感受到NLP的神奇之處。

而心法課程就是全面的檢視我們對於某類事件如何思考分析,並進而得到我們要的結果,課堂上有介紹屬於動機的心法,抉擇的心法,記憶的心法。

我從工程師的觀點去理解心法是這樣的,工程師在設計一個系統時,會先知道有甚麼樣的輸入在經過系統之後,會產生我們想要的輸出,根據我們想要的結果去設計這一個系統。所以我們會先規劃出演算法藍圖,然後根據藍圖去寫出具有程式控制的程式碼,交給CPU運算,並經過驗證,這樣的設計是否會得到我們想要的輸出,而程式控制就是程式碼被執行的順序。

心法的CPU就是我們的大腦,輸入就是我們感官接收到的訊息,有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身體感覺,而輸出就是我們的行為,反應或決策。而程式控制的程式碼就是輸入的訊息進到我們大腦產生的一連串認知的過程。舉例來說我在便利商店看到咖啡廣告,然後腦中出現曾經喝過的一杯咖啡的畫面,再聞到咖啡的香味,聽到自己說好香哦,然後就做出買咖啡的行為。聽起來好像不是一件理智的行為,哈哈。

課堂上,淑華老師帶著我們探索自己的記憶心法,並且學習到一套有效背英文單字的心法,照著這個心法,我自己可以在幾次的練習後記住27個字母的單字,更有同學可以背誦47個字母,我們的驗證標準可是要倒背如流。從第一個字母背到最後一個,再從最一個字母背回到第一個字母。

接著是抉擇心法與動機心法,非常適合難以做決定跟缺乏動機的人學習,有效的心法可是超有動機的,我在學習完有效的動機心法後,幾天內就完成了拖了兩年都沒做的事情,看牙醫,哈哈。

淑華老師更舉出許多個真實造成當事人困擾的心法,讓我們試著自己去想如何從心法的角度幫助這位當事人,這個學習非常有用,讓我們確實的明白心法的運作以及可以調整的方向,也讓我們可以幫助自己調整也可以幫助別人。

工程師可以從驗證結果去看輸出是否符合預期,如果不符合,再調整設計。但是我們生活上常常不自覺的做出讓自己困擾的行為卻沒有辦法做點甚麼,而NLP的心法可以讓當初這個”不良設計”有了調整的機會,我覺得是讓生命有了真實的自主與自由。

淑華老師一直是我景仰的老師,親和質樸又極具大師魅力,極高的感知力與精準的切入點,在談笑之間,輕描淡寫的解決我們多年的困擾。我想我再怎麼描述也無法說的清楚NLP的神奇,老師常常說NLP一直是邀請大家真實的去體驗。就像台上一場又一場的示範,當事人解決問題的感動也不是台下的我們能體會。

所以來上課吧!讓我們一起體驗NLP的神奇以及淑華老師的魅力。

*本文已獲作者本人同意分享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NLP#趙淑華諮商心理師#心法祕笈#早鳥優惠

【春節症候群】

No Comments

作者:林宛宣諮商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農曆春節剛過,不知道你的心情如何?

如果你的心情愉悅,對自己有新的期許,並且充滿能量,非常恭喜你!也期望這份能量可以持續陪伴你度過嶄新的一年!

然而,身為一位在社區諮商所任職的心理師,我注意到在過完年後,有雪片般飛來的諮商預約,所以我想,或許也有些人,在過完年後,勾起了某些不好的經驗…

【那些不知如何應付的問候】

如果你還在念書,過年期間可能少不了被長輩關心身高、學業、未來規劃的環節;如果你剛出社會,或許有些親友會開始好奇你的職業、收入、交友狀況;如果你到了這個「社會」所認定的「適婚年齡」親友可能會為你感到著急,急切的想了解你們交往的進度、對象的條件,還有那句最「關鍵」的問題:「什麼時候結婚?」如果你結婚了,「什麼時候打算生孩子?」的問候可能也是家常便飯。

因為有好多的親友,平時來不及關心,一年就見這麼一次,帶來了許多讓人有點壓力的「關心」。

【辨識哪些想法讓你感到不舒服】

當你聽到這些話,心裡冒出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呢?

如果你發現自己有些情緒,試著問問自己「我怎麼了?」、「是什麼想法讓我有這樣的感覺?」

「當姑姑問我的工作是不是很閒的時候,我有些生氣,而且感覺自己被誤解。」、「被姑姑這麼一說,我會覺得自己的工作一文不值。」

在這裡,姑姑對工作的看法很快地被我們類化為對自己的貶低,或是將工作的價值與自我的價值畫上等號,並且很有可能的是,我們也害怕自己真的如此……

【「澄清」與「區辨事實/觀點」】

然而,姑姑真的這麼想嗎?

答案或許不一定,當姑姑說出:「你的工作是不是很閒?」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辨別這句話的意圖,並與對方澄清,在澄清的過程中,你或許會發現姑姑的意圖並不是要貶低你,會不會姑姑其實很羨慕你的工作呢?

而如果姑姑說出:「坐辦公室比我還輕鬆。」我們首先需要去區辨,這句話是「事實」還是姑姑的「觀點」,「你的工作是坐辦公室的。」是一個事實,但是「坐辦公室的工作比姑姑的工作輕鬆。」只是姑姑的個人觀點,並不代表事實。

【開發角色】

當你已經澄清對方的意圖,並練習區辨哪些是事實,哪些是他人的觀點,接著,你就可以開始開發不同的角色來回應對方了!

如果你選擇以「頑皮的姪子/姪女」角色回應,你或許可以對姑姑說:「對呀!我都嘛躺著賺~」

而如果你選擇以「貼心的姪子/姪女」角色回應,或許你可以反過來關心:「姑姑你平常上班的狀況還好嗎?」

不論你選擇以什麼樣的角色回應對方,請記得,你擁有選擇與轉換角色的掌控權,親友們或許並不完美,可能會以他們「習慣」的方式「關心」你的生活,然而,你和我也是,我們都不完美,但只要彼此能夠相聚的一刻,我們都可以試著去理解自己、理解對方,再給出合適的回應。

【尋求資源】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春節過後悶悶不樂的你,有不一樣的思考方向,由於每個人所遇到的狀況及擁有的資源不同,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訴說你的心情,或是感覺自己被負面情緒淹沒,並且不知道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

歡迎你走進諮商室,心理師可以與你一起梳理情緒,對抗心中的年獸。

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對自己的內在有更多的認識與關照!

*提醒大家,本文章不具治療效果,若你已感覺自己寸步難行,建議可以善用社區諮商輔導資源,或是預約諮商

透過諮商更深度地了解自己,並替自己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心理諮商#林宛宣諮商心理師#過年#親戚

【除了贏在起跑點,還有能陪伴他走過一生的寶藏】

No Comments

作者:吳宏仁諮商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近日關於「每天只睡六小時的小學兄妹」新聞沸沸揚揚,各方的評論、意見及觀點也都不斷湧現,無論是反對或是贊成都各有說法,相信正在教養著孩子的家長們也都深有感觸。當大家都在討論著到底「贏」在起跑點的教養方式是否合宜時,我想從另一個觀點來談談,在人生的「贏」之外,孩子更需要在成長中學到的寶藏,足夠用來走過這一生。

第一個寶藏:同理心

是個老掉牙的主題,不過我會把同理心放在第一件事的原因,也正是因為同理心是當代孩子們所最容易缺乏的一件事。在越來越雲端的時代,孩子們伴隨著數位科技成長,必然地壓縮了直接與他人互動的機會,無論是交友、遊戲甚至是團體人際關係,在方便的科技之下有著極佳的效率,再加上充滿競爭的學習環境,會發現許多孩子的世界更多關注在「自己」,對於「他人」則不這麼在意,學習同理心的機會也自然就減少了。在缺乏同理心的狀態下,孩子與他人建立關係的深度逐漸變淺,人際或親密關係支持的力量自然也就薄弱,當人生遇到困境時,陷入無助危機的風險也就相對增加。所以同理心不僅是人際關係中重要的情感榫鈕,其實更是能夠提供一個人在人生路上的危機保護傘。

第二個寶藏:表達意願

在諮商工作中,來談者願意將自己「説出來」這件事情,本身就具有很重要的治療意義。在述說的過程中,人們能夠重新整理自己的情緒與想法,能夠信任他人將自己的內在呈現,能夠與人一起討論自己發生的一切。但是這樣「説」的意願,在許多孩子或青少年身上卻是相當缺乏,或者說不熟練的。無論是在過去曾經表達但得不到回應的失望經驗,還是在生活中沒有建立這樣的表達習慣(因為我們大人們也常常都不說),都讓我們的孩子越來越沈默,沈默到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都無從說起,直到發生了種種的問題才讓家長們錯愕卻又無從了解。因此,給孩子一個持續能夠自在表達的環境和態度,正是讓他們學會表達的沃土,當孩子願意跟爸媽講講生活中的瑣事,聊聊對於周遭人事物的觀感,甚至能夠在需要的時候訴苦求助,都是我們能夠給他最重要的一份禮物。當然,也許當孩子大了,有些事情不一定都會跟父母說,但是只要他擁有「説」的意願,在他未來的人生路上就一定能夠去尋找他能夠説的對象。

第三個寶藏:心理韌性

這個詞彙說起來稍有一些拗口,但是我認為它比較接近大家熟知的「挫折容忍力」、「耐心」、「享受當下」這三個概念的總和。在現代的社會中,我們的孩子有著比過去更多的資訊與資源,他們有更多去嘗試和摸索的機會,也有更多允許失敗的寬容和接納。這原本應是一個不錯的發展趨勢,但是如果這些「嘗試」與「挑戰」只是為了「成功」或「有用的成果」,那就少了在過程中原本能夠獲得的寶貴經驗。所以我們常常會看見「每件事情剛開始都很有興趣,但是一遇到挫折就想放棄的孩子」、「常常做一件事情久了就抱怨無聊的孩子」、「覺得花費時間精力不符合成果CP值就不做的孩子(最常見的台詞應該就是:讀這個幹嘛,以後又用不到)」。接著會變成「什麼都想做,但是什麼都沒做的孩子」,最後演變成「什麼都不想做的孩子」。

要培養心理韌性,我認為需要以下幾個基礎概念練習:

1. 努力也許會成功,但是去「努力」這件事情本身就很值得讚許,試著去肯定做一件事情的「努力」而非「成果」。

2. 挫折和失敗當然很難受,但它也是一面認清自己實力的誠實之鏡,然後想想還有什麼是能力所及可以嘗試的改變。

3. 當情緒來臨時別急著躲開或解決,問問自己現在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情?在緩衝過後,再問問自己:我能做些什麼?

4. 練習從不同觀點或者與不同人討論同一件事物,很多無聊的事情其實可以被賦予新的意義或觀點。

5. 暫時把「有沒有用」的評論放在一旁,試著專心地、單純地去做一件事情,並體驗「過程」中的一切,如果可以找人討論看看這些過程內容就更好了。

聰明的你想必也看出來了,這些概念並非每個孩子都能夠自己做到或領悟的,所以如何「陪伴」孩子一起練習這些概念,正是作為父母可以做的重要任務。當一個孩子擁有心理韌性,就如同有了生命中重要的免疫力,能夠在挫敗哭泣後再次嘗試挑戰,能夠為了自己認同的目標展現恆心毅力,能夠在各種狀況或環境中安然自處。

贏在起跑點當然很重要,但是這一生要如何跑完也是必然要面對的考驗。有了同理心,就能夠與人建立緊密關係,在需要的時候彼此能互相扶持度過難關;有了表達意願,就不會一個人孤單承受痛苦,更能夠在述說的過程中療癒自己;有了心理韌性,即便人生遇到意外的狂風暴雨,也能夠在逆境之中找到肯定自己的意義。身為父母,當然希望儘可能給予孩子各種能夠「贏」或者「幸福」的資源,但是這一輩子有多長,會遇到的事情不可能全然預料,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能夠擁有這三個寶藏,將能夠陪伴他們更安穩地走過這一生中的每個晴雨風浪。

*提醒大家,本文章不具治療效果,若你已感覺自己寸步難行,建議可以善用社區諮商輔導資源,或是預約諮商

透過諮商更深度地了解自己,並替自己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心理諮商#吳宏仁諮商心理師#孩子#同理心#心理韌性#表達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