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豢養愛自己的底氣:從《苦盡柑來遇見你》談內在客體的修復力量 】

No Comments

撰文者: 林琦萱 諮商心理師 /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2025年Netflix上映的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不只是講述一個家庭三代女性的成長故事,更是一封寫給所有在情感裡掙扎過的靈魂的溫柔信件。

劇中海女光禮,雖然生活清苦,卻傾盡全力守護女兒愛純;愛純不願向命運低頭,成為撐起女兒金明的堅實後盾。這三代女性的連結,構築了金明能夠在情感中堅定愛自己的「底氣」。

在金明與英凡的七年戀情走向盡頭時,她並非因為不愛對方,而是因為學會了更深地愛自己。她那句:「我非常愛你,但我也深愛我自己,我心疼我自己,心疼到我不想再折磨自己了」,正是那份愛自己的「底氣」,使她有能力劃下這道終止線。

但底氣從何而來?

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家梅蘭妮・克萊因(Melanie Klein)指出,人類的心靈始終在兩種力量中拉扯:一是為了保護自己而逃避傷害的「保存自我」,另一是尋求連結、希望從他人那裡獲得安慰與理解的「客體尋求」。這兩股力量,一直在我們內在來回拉扯:渴望被愛,但也怕再次受傷。

在正常發展中,若我們曾在困頓時刻獲得「重要他人」穩定而溫暖的回應,那樣的經驗會內化為內在的一種支持,成為我們日後面對壓力時可以依靠的心理資源-心理學上稱作「好客體」。這些好客體的經驗,便是愛自己的底氣所在。

金明之所以能在愛情與外界價值觀的拉鋸中,選擇站在自己這一邊,正是因為她在生命早期內化了「我值得被支持」、「我可以被愛」的經驗。即便被英凡母親羞辱、嘲諷出身,金明仍能明白:「不是我不夠好,而是她無法看見我的好」。

這樣的理解與力量,不是天生的,而是來自一次又一次內在修復的旅程。

克萊因認為,每當我們面對新的創傷或逆境,其實都會喚醒我們童年時期未竟的心理工作。我們會再次感受到幼年時那種:「我想被愛、但我害怕」、「我想靠近、但我也想逃走」的掙扎。心理治療的過程,正是幫助我們重啟這些早期的關係經驗,從中撿拾、修補那些曾經破碎的連結-尤其是與內在重要他人的關係。

就如同金明在母親的愛中,長出了選擇自己的勇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心理工作中,透過與治療師的關係,慢慢重建起「值得被愛」、「可以做自己」的內在圖像。

愛自己的底氣,其實是這樣被豢養出來的

是有人曾經看見我們、包容我們的脆弱;是我們願意一次又一次面對那個感到自己不夠好、不夠值得的自己;是我們在一次次的修復中,與內在的好客體建立穩固的聯繫;是我們明白,就算再愛對方,也不能再委屈自己。

因為,我們終究都值得被愛,也值得好好愛自己。

參考文獻

Klein, M. (1935). A contribution to the Psychogenesis of Manic-Depressive States. In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45” the Writing of Melanie Klein. V. 1, chapter 17

*提醒大家,本文章不具治療效果,若你已感覺自己寸步難行,建議可以善用社區諮商輔導資源,或是預約諮商:

透過諮商更深度地了解自己,並替自己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心理諮商#林琦萱諮商心理師#内在客體#修復力量#底氣#值得被愛#愛自己

【一趟找回安全及生活主導權的旅程-諮商心得分享】

No Comments

三年前從大學畢業後,進入職場時因觸碰到自身創傷,導致身心靈皆瀕臨崩潰狀態,時常處於凍結狀態,無法發揮自身效能,便先離開當時喜歡的工作,但也明白若創傷繼續放著,到其他地方也會有同樣的狀況發生,於是一邊做其他工作一邊投入諮商,並處理自身創傷議題。

在這三年與宏仁老師的晤談中,一直都感受到老師的接納與溫暖,讓我逐漸從習慣逃避自身感受到能去靠近、表達自我,一開始依舊還是會埋怨他人,將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持續晤談了近一年,老師都很有耐心的陪伴著我的抱怨、不滿,並反應我的狀態,讓我知道我所呈現的樣子為何,但不帶任何評價,這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會有的經驗,於是我開始願意在老師的陪伴下,思考自己想要的樣子,並觸碰一直以來逃避的問題、了解自己的責任。

後續幾個月慢慢有所轉變,能夠接納自己的羞愧、用開放的心態感受想法,不多做批判、評價;如今能夠在遇到挫折時,安穩的接住自己並守住界線,能分清哪些是自己該負的責任。

對於這些轉變首先當然是感謝自己願意覺察,但也同樣感謝老師給予足夠的安全感及合作關係,讓我能在50分鐘的晤談當中盡情地去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在分享的同時,能用自己的語言確定的說出想法及需求是件很棒的事,而老師耐心的傾聽與陪伴更像是一劑強心針,使我除了在諮商時表達,也會想試著在日常生活中去發聲。

伴隨著三年的諮商結束,我在生活中表達的次數多了不少,也覺得更靠近了自己一點,能夠自在的在生活中自處或是與他人相處,諮商讓我找回了對生活的掌控感,也讓我能夠喜歡上「已經夠好的自己」。

*本文已獲作者本人同意分享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諮商#掌控感#創傷

【從九型人格走向綻放的生命-課程學員心得分享】

No Comments

2025年2月初的基礎課程是我第一次接觸NLP這門工具,應杜華心苑諮商所的推薦,決定參與課程,爾後聽聞學員們的感受之後,決定再多接觸九型課程,最初是帶著嘗試性向測驗一般,聽聽也好的期待。

【從九型人格走向綻放的生命】這門課程是線上授課,為期四天,由淑華老師講解各型人格的特質、固著,與生命發展的傾向等。搭配新舊學員們透過會議軟體進行如實體課般的問題分享、討論,進而了解九個人格類型呈現的真實樣貌。

從幼年起,我們在不同的人生歷程當中發展許多生存策略、手段來保護自我。有些得益於此,有些時候則帶來迷惘、我執。課程最初便揭露目的,希望回歸到我們與生俱來,更純粹的部分,也就是【本體】。而各型人格是屬於自我的線索,透過分辨行為背後的動機,來覺察信念形成的脈絡。

盡管是粗分三大類(三大智慧中心:心中心、頭中心、身中心依序解說)的九型,屬於某一型仍會展現它型的特質;不同的人或許會做出相同的行為,但是背後的內在驅動力是因人而異。我個人測出的是第五型、第六型分數偏高,與我的特質也相符。透過課程講解,我能認識到兩型為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亦能決定性地分辨我的人格類型是屬於第五型(至少現階段是如此)。要點是個人對議題的詮釋,與為何賦予它這個意義?提醒我們對認知過程的覺察,再從生活中去經驗。

感謝淑華老師在有限時間內盡力回答學員們的提問,亦感恩學員們慷慨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適逢許多心靈課程氾濫的時期,這是有「知情同意」的正規課程,在靈性的探索道路上,為了解自我多了一種選項。九型人格課程也會為自我的適性增添許多彈性,或許會為自我帶來的限制鬆綁。

*本文已獲作者本人同意分享!

2025年NLP課程剩下最後兩堂!名額有限!

2025年NLP課程活動專頁:https://www.dowdslove.url.tw/?page_id=2665

聯絡電話:03-573-6178;0965398978

杜華心苑官方LINE帳號:https://lin.ee/DinL7sK

#NLP#淑華老師#杜華心苑心理商所#自我成長#九型人格

【了解情緒,轉化情緒】

No Comments

撰文者:江明澄 諮商心理師/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有位國外的心理學家,把情緒比喻為大象,而理智是騎在大象上的騎象人。大象(情緒)的力量遠大於騎象人(理智),因而騎象人不能直接命令大象向左或向右,但卻可以引導大象,朝向騎象人想要的方向。因為大象總是依照生理及安全的需求(接近水源及可食植物,遠離毒蛇猛獸)而行動。如果您想隨心所欲地引導心中的大象(情緒),那麼了解情緒底下的需求,就是開始的第一步。

一種方法是這樣的:

當您心中浮現了某種情緒,不管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都可以對它表示歡迎。想像它或許指向某個需求,隱藏在潛意識的深處,正等待您的發掘。不妨抱持著好奇的心情,把注意力轉向內在,感受這個情緒。覺察一下,它出現在您的身體的什麼地方:有的人煩惱的時候,會感到胸口悶悶的;悲傷的時候心會痛;焦慮的時候,腹部會有緊縮的感受,甚至有腸胃不適。或許您可能感到全身都無力,或是發冷、發熱。這些覺察都很好,歡迎這感受,這感受是您的一部份,接納它的來到。

當我對來談的案主說,嘗試去接納自己的感受時,案主常說無法做到。外在世界中存在著諸多的苦難:同學或同事的霸凌、老闆或父母公婆的無理要求、子女的身心疾病、配偶令人心痛的言語行動…等等,種種壓迫與不公平對待。的確,我們不想承受也不想屈服於這些苦難,同時也要想辦法要去改變或是對抗。我想要鼓勵您接納的,不是這些苦難,而是當您承受這些苦難時,您內在浮現的感受。不管是面臨什麼樣不公平的苦難,接納自己可以難過,接納自己可以生氣,接納自己可以脆弱,接納自己可以感到無助,接納自己心中浮現的任何感受。

許多案主內心常有些自我要求的想法:在挫折時常批評自己不夠堅強不夠努力,在被霸凌時要求自己不能生氣,在被責罵時不能哭泣。然而,在事件當下沒有適當表露的感受,並不會從此消失,只是壓抑而已。每當回想到過去的事件時,情緒就會浮現,重新佔據我們的身心,不斷折磨我們。而解除情緒折磨的方法,就是覺察並陪伴自己的內在感受,即使外在的苦難中,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助自己,自己仍然可以為自己做一些事:接納自己的感受、陪伴這感受。

當您可以接納並陪伴自己的感受,與自己同在時,有時候,情緒底下的內在需求會開始浮現。情緒信號指出的需求,可能是:我渴望被信任、我想要被肯定,我期待自己值得被愛,我要安全感,我想要被尊重,我需要被重視…。不管在現實中,這些需求能否滿足,我希望您嘗試著去肯定自己。每個人都可以有這些需求,您當然也可以有這些需求,也值得被滿足。您可以大聲地對自己說:我值得被信任、值得被愛,也值得被保護、被尊重、被重視。

當您走過了上述的歷程:接納自己的情緒、陪伴自己、覺察需求並肯定需求,您可以對自己表達感謝,因為您已經踏出了,幫助自己轉化情緒的第一步。

*提醒大家,本文章不具治療效果,若你已感覺自己寸步難行,建議可以善用社區諮商輔導資源,或是預約諮商:

透過諮商更深度地了解自己,並替自己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心理諮商#江明澄諮商心理師#了解情緒#轉化情緒#感受情緒#接納情緒

【2025NLP自助助人系列 進階專業訓練-療癒性隱喻 線上團體-少量名額–報名倒數中】

No Comments

淑華老師說:「NLP的起源不是從理論開始的,而是從親身的體驗……」

NLP……

「是一個一個步驟的……」

「是找到内在運作的模式……」

「强調的是狀態及如何調整……」

「是可以讓人很快起到變化的……」

對於從未上過NLP課程,或從未接觸過NLP的學員來說,它更是一個沒有什麽門檻,可以輕鬆加入,直接觀察、體驗、和融入的課程。

對於上過淑華老師課程的舊學員來說,那種親身經歷的體驗和感受更是深刻!!

以下分享上過淑華老師療癒性隱喻課程的學員Kelly的心得供大家參考!

若您對「自己」或「人」感到好奇,或您對「關係」或與「他人」的相處想要有更多的探索~~

邀請您~報名本次課程,與新舊學員一起經歷或體驗一段「轉化的旅程」!


學員:Kelly

我參加了杜華心苑今年夏天在清華大學的療癒性隱喻課程。在這四天,讓我了解到原來說故事是如此有力量的,可以將我們想要引導別人發生的改變放進故事裡,來達到讓對方產生內在的力量去轉化困擾,得以幫助到對方。

課程前兩天,老師讓我們練習去對自己的心情,特質,生命歷程分別說一個隱喻,原先我以為這並不難,沒想到真的要說出來,卻感覺不簡單。但讓我感到特別的是老師要我們針對自己的隱喻作了一些解析,包括突顯的部分,刪除的部分,造成的後果以及改變故事後造成的變化。我從來沒有想過一個簡單的隱喻故事竟然隱藏著這麼多細節,而這卻是影響我們深遠的部分。並且僅僅只是讓我們自己對本身的隱喻作些微改寫,就發生很大的變化。

老師有教我們說一個隱喻故事所需要的技巧,其中有歸類與取樣,這可是讓我們在玩遊戲中真實去體會我們對描述事物展開的能力。有些同學擅長歸類,有些同學則在取樣中反應特別快,但我本身在取樣方面是比較弱的,老師說生活中可以多練習這一部份。

課程前兩天,我們都在練習說自己的隱喻故事。之後的兩天,我們就要學習如何針對別人的事件去說一個故事來回應。其中很重要的兩個部分是同步跟轉變。同步就是針對對方的事件去設計一個故事,但這個故事內容必須跟對方的事件環環相扣,又不能被對方的意識發現,所以這個相扣需要很有技巧。幸好老師有先讓我們練習技巧,但是我對於抓取對方事件裡面的模式,還是感到吃力,需要多練習。

老師有安排幾場示範,讓同學在台上講一個事件,然後讓各別小組去說一個隱喻故事,除了同步還需要代入轉變。有些同學真是天生就是說故事高手,竟然可以想到毫不相干的故事,但卻有讓人感到會心一笑的相似性。老師也適時的提出建議,在適當的時機推了一把。一個轉折,竟然就讓台上同學產生了改變。

課程結束後的某一天,友人跟我提出他在工作上遇到一件不順心的事情。我當下忽然閃過一個餐廳老闆的故事,當我講到最後一句,”明天太陽升起,餐廳依舊高朋滿座。”友人忽然大笑出來,一解先前的惆悵。隱喻的力量真是強大,不僅影響著自己,也能幫助身邊的親人朋友。

謝謝淑華老師無私的傳授,這幾年陸續上了老師的課程,在老師身上,我看到了助人者的真情,那真的是歸真鏡照的幫助人,不帶一絲的自我。也謝謝杜華心苑的工作人員,在這四天照料著我們。

—————————————————————–

在【NLP進階-療癒性隱喻團體】中您將學習到:

如何搜集資料、建構、傳述隱喻,

以產生可以同步對方現狀、並達成改善結果的隱喻。

【團體時間】2025/04/19、20、26、27 ;每日9:00~16:30 (兩周六、日,共四天,24小時)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額滿為止⌛️

【活動方式】本活動為線上團體,採用ZOOM平台進行

【活動專頁】https://www.dowdslove.url.tw/?page_id=2665

【報名連結】https://www.beclass.com/rid=294d9bb66cd481d9941b

【學員心得】https://www.dowdslove.url.tw/?cat=4

【師資介紹】趙淑華 諮商心理師

【主辦單位】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臺灣心智科學學會

【協辦單位】臺灣諮商心理學會、清華大學認知與心智科學中心

【參與對象】想要培養敏銳的觀察力、改善溝通以增進人我關係,

並學習情緒調適及化解內在衝突的能力,進而鬆動、改變過去困境的人;或希望將NLP帶入自身專業的助人工作者、人力資源工作者與主管、教師、醫護人員;以及對NLP有興趣的朋友。限額30人。

【積分認證】

1.申請諮商心理師繼續教育積分認證:NLP自助助人系列專業訓練團體

2.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認證:NLP自助助人系列專業訓練團體

【活動洽詢】如有任何疑問歡迎加入官方LINE帳號詢問,或來電洽詢~

?杜華心苑官方LINE帳號:@dowdslove

?電話:03-5736178 ; 0965398978

#NLP#趙淑華諮商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臺灣心智科學學會#清華大學認知與心智科學中心#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療癒性隱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