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忙碌,記得關照自己】

No Comments

作者:盧若姍 實習諮商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時間過著過著今年又過了一半,有沒有曾經你覺得心好累、提不起勁、沒有動力,什麼事情也不想做的時候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身上同時存在很多的角色,有很多需要我們負責、完成的事情。身為一個學生,我們需要好好念書、好好考試;身為一個員工,我們需要完成工作的任務;在關係當中,我們可能是父母親、是孩子、是某個人的另一伴,需要花心力去經營、維繫每一段關係。

平常的我們就像是八爪章魚一般,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的去完成我們要做的任務,甚至不知不覺變成被事情追著跑。這樣的狀態持續的時間一久,慢慢的就會消耗完原本的能量與心力。

當心累、沒有動力、甚至各種負面的感覺出現的時候,也許這些感覺是一種訊息,提醒你,多久沒有好好關照自己了呢?

接納這些感覺與狀態的出現,並允許自己能停下來休息一下吧!

也許心理會浮現自我批評、焦慮的聲音,告訴自己還有哪些、哪些事情沒有完成、這樣的狀態好糟糕、好討厭等等,留意到這些聲音的出現,按下暫停鍵,改用溫柔的語言對自己說話吧!

為自己空出一段空白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亦或什麼事都不做也好,稍微脫離生活中被種種繁瑣事物追趕的狀態,讓自己能夠好好喘息、安頓自己!

同時,也回顧一下自己的生活安排與節奏,釐清自己現在正在忙碌的事情有哪些、整理待辦事項的輕重緩急,調整生活步調,慢慢的重新再出發,不著急~

我們的情緒、身體感覺,是一種溫柔地提醒。當一個能夠聽見自己心聲的人,聽見情緒想要傳達的訊息,也允許自己有一段時間、空間能夠休息、消化。

即使休息過後的生活忙碌依舊,但對自己的關照,能為我們注入新的能量與力氣,繼續面對接下來的每一天。

*提醒大家,本文章不具治療效果,若你已感覺自己寸步難行,建議可以善用社區諮商輔導資源,或是預約諮商

透過諮商更深度地了解自己,並替自己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心理諮商#盧若姍實習諮商心理師#暫停#溫柔的語言#重新整理#再出發

【諮商心得分享特輯】

No Comments

【諮商心得分享特輯】又來啦~~特輯是由心苑的來談者們在諮商結束後提供、分享的回饋所組成~

我們會固定整理與大家分享!

希望透過這些來談者們實際經驗諮商過後的分享,可以讓大家對於諮商有更多的認識,也能夠給予想諮商,但又有點猶豫的你,關於諮商的一些參考與新想法!

———————————–

1. 沒有過多的擔心將心裡盤根錯節糾結一通的情緒陳述出來,並藉由諮商師的整理、重述及支持,慢慢鬆開糾結的結,也提升了自我對情緒反應的覺察及練習應對。

2. 察覺自身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負面觀感,這些負面的觀感漸漸的壓垮自己,但事情可能沒有我想像的那麼糟。

3. 謝謝有個老師願意陪伴我說話 至少有段時間是不孤單的

4. 認同接納自己,不用排斥自己擁有的特質

*本文分享已經當事人同意

預約連結:https://www.dowdslove.url.tw/?page_id=2851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心理諮商#諮商心得#陪伴#覺察#傾聽#接納

【NLP學員心得分享】

No Comments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夠接觸到杜華心苑辦的NLP的課程,讓我能探索自己,幫助自己更了解自己。這是我第二次參加,上次大約是在半年前。雖然我本來是因為想要助人而參加這個課程,但是上完課,讓我體會到如果自己都不能了解自己,幫助自己,如何談得上去幫助他人呢。

我很喜歡NLP的其中兩個基本假設: 「任何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以及「每個人都具備他所需要的資源」。這兩句話讓我看到生命的力量,肯定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和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去解決問題的。這兩句話也在這兩次的課堂中讓我體驗到 。

NLP課程讓我感動的地方是,我只要知道如何做一些調整,鬆動我固有的習慣,這樣就能幫助我過更好的生活。誰不想過更好的生活呢?

例如,淑華老師帶我做的「知覺角度練習」,讓我從第一者、第二者、第三者的角度來重新檢視我和先生的一個衝突(我自己在心裡選擇的事件)。當走完三個角度,老師問我有什麼感受,我覺察到我對這件事情放下了,也有了不同的看見。此外,在「資源心法」,同學發現了她可以克服某個障礙的資源。所以課堂上的這些學習都是非常實用,能夠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在課堂中,我感受到老師對學習內容循序漸進的安排,從概念的說明,到老師示範,到發下講義讓同學複習老師剛剛示範的內容,並且有所依循的彼此演練。每個練習都是下個練習的基礎,就像爬樓梯, 一階一階往上爬。 而且,淑華老師好有耐心回答同學的提問。最令我驚訝的是,老師都能很到位的解答疑惑。

我很喜歡這四整天的課,收穫滿滿。

*本文已獲作者本人同意分享

2024年僅剩的最後兩堂NLP課程-心法秘笈與遨遊時空開放報名中!

【更多學員見證】https://www.dowdslove.url.tw/?cat=4

【2024NLP課程專頁】https://www.dowdslove.url.tw/?page_id=2665

#NLP#淑華老師#杜華心苑#NLP#2024年#心法秘笈#遨遊時空

【道別之路,溫柔以待】

No Comments

作者:陳美端諮商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當在乎的生命逝去之後,你過得如何呢?

死亡是自然的一部分,但真正發生時,不管是以為有心理準備或是讓人措手不及,仍可能對親友造成不同程度的衝擊跟影響;面對原本存在於某個位置的生命離開,生活中會有許多細微的感受與轉變。

接納情緒與關係的複雜性,探索陪伴自己的各種可能

隨著與逝者相處的過往故事,以及自己對關係的看法,對逝者可能有多種記憶和感覺,若在懷著感謝、懷念、不捨時,同時也有生氣、愧疚、不理解或未竟事務的心情,都是人之常情。在這不容易的時刻,允許自己各種心情的來去,甚至接受暫時感到混亂的狀態,是一種對己對人的體貼。有些日子可能只想獨處,和內心私密的感覺同在;有些願意接觸他人的日子,則可能因為有了允許各種感覺的空間,讓彼此能安心表達、互相支持。

內在感受的出現並沒有一定的時間表,有時在進行儀式與整理物品的過程中自然就有當下的心情流動;有時則在未曾意料的時刻,忽然感覺到與逝者的關聯或新的體會。放掉”應該有何反應才代表有感情/在乎”的單一標準,較能避免對自己和身邊人帶來批判和壓力。而當感覺到想與逝者有所連結時,可透過整理照片或有回憶的事、閱讀、電影、音樂、書寫、繪畫、靜心冥想或連結大自然等媒介,進行對話、梳理自己,也慢慢找回生活的秩序感。

尊重自己和身邊人,我們都只是以自己的方式摸索著道路

面對共同親友的逝世時,能夠與彼此願意的人們互相關心照顧、感覺到自己並不孤單,是很重要的支持。然而一起經歷的每個人都有各自與逝者的回憶和情感,也會因為關係狀態、個人價值觀和特質,及看待生死、面對變化方式的不同,而有各自的反應和歷程。即使存在差異,通常也有對方自己的需要和道理,像是對特定儀式的堅持、對死後世界的看法、留下/攜帶物品以保持連結的方式,對部分親友或許難以認同,對當事人卻可能是有力的安慰,只要不至於造成危害,自有其安心慰藉、因應改變或重新看待關係,而繼續生活的力量。

有些時候,難免會因為彼此當下情緒和價值觀差異而有衝突,也可能對他人的反應和選擇特別在意。靜下心時,回頭看看其中是否有著對自己心情的抗拒/批判,特別是憤怒、失望、沮喪、無助、害怕、對死亡或變故的焦慮等較難以接受的感覺;也可能是堅持於”什麼比較好、應該要如何”而心急。當我們能接納自己有此反應、試著安頓自身,而給出時間空間去理解彼此的需要,也就比較有機會鬆動各執己見的僵局,選擇和一起經歷卻又各自體會的人們和平共處。

順應際遇和心境的轉變,讓不同階段的體會自然發生

隨著生命內外在的持續累積和變化,在不同階段可能對逝者、對關係、對死亡、對生命有不同的體會。轉化對每個人來說或許有不同的意義,有時修復與療癒彷彿跨越時空,持續在反覆醞釀的過程中,出現了與以往不同的眼光,重新詮釋關係和生命經驗;有時在失落/哀悼/重整的歷程中,更加認識自己、更知道如何照顧自己和在乎的人事物、更深刻明白珍貴與渴望投入的;有時是單純經驗著生命的自然發生,而能選擇如何因應、回到生活。

在這段延續而又不斷轉變的歷程,選擇如何對待自己和身邊人、如何面對曾經執著或求不得答案的苦、如何允許自己去體會和轉化、如何看待過去的遺憾傷痛、如何逐漸尋回對現在生活的關注和實踐,都在點滴中累積,種種都蘊含著力量與智慧。

願我們一次一次回到清晰、安在。

*提醒大家,本文章不具治療效果,若你已感覺自己寸步難行,建議可以善用社區諮商輔導資源,或是預約諮商,透過諮商更深度地了解自己,並替自己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預約晤談:https://www.dowdslove.url.tw/?page_id=2851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心理諮商#陳美端諮商心理師#道別#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