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自我成長

【2025年NLP基礎課程學員心得】

No Comments

作者:冬日

生活中與孩子溝通遇到了很多的困難,看到了淑華老師設開設的NLP自助助人系列課程,雖然不懂什麼是NLP,在問了谷哥老師之後依然搞不清NLP是什麼的情況下,還是抱著好奇的心情報名了這次基礎課程。課程結束後,很開心和慶幸自己有報名了這次的課程。

課程一開始我就被老師給驚嚇到:當老師正在簡單介紹催眠治療時,瞬間「催眠治療?不可能有效果吧?」的想法就從心底冒了出來,一邊想著我不相信催眠,一邊想著上課的人這麼多,雖然老師看起來有關注到每個學員,但應該不可能留意到每個學員的狀況吧?下一秒鐘,老師竟然看著我說:「○○,你不相信催眠,是嗎?」而後老師很輕鬆地繼續介紹說明催眠和其他心理學派與NLP的發展,當下我受到很大的震撼,原來淑華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一直都有在關注每位學員的狀態,並及時給予善意正向的回饋。

在團體練習裡,老師帶著大家體驗了很多NLP的技巧,將理論化為實作,有了課堂上的經驗,幫助我比較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練習常常使用感官測量覺察自己與別人;與家人互動時,現在我知道提醒自己多運用感官性的語言表達,覺察自己是否使用非感官性語言解讀別人,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在課堂老師上直接帶著大家經驗問題框與結果框的不同感受,幫助我很快地覺察到:遇到問題時,我慣常使用問題框面對,雖然幫助自己看清問題,但經常因此而陷入迴圈不知如何處理問題;原來我可以運用結果框來解決問題。

多年下來忙碌的生活累積了很多的疲憊感,加上青春期孩子叛逆的行為讓我招架不住,更是推著我諮商,參加各種課程,努力學習調整自己,有很多的斬獲和改變,只是對於這樣「充實」的生活,心底還是會有疑惑,總覺得缺少了什麼?經由老師課程的帶領,豁然開朗,原來我忘了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忽視了自己五種感官的運作,讓那些稍縱即逝的美好時刻就那麼過去了。

還有特別要感謝老師幫助我看見自己在和孩子互動中可以努力的方向。感謝老師安排讓我演繹孩子讓我最困擾的姿態,體會當孩子想找人發洩情緒時,出其不意才會是有效的中斷策略,我需要改變我的和孩子互動的慣性。老師的一席話也幫助我覺察一直以來我對孩子過度的擔憂不敢放手讓我們的關係太緊密了,我需要和孩子拉開一些距離設立界線,不只是孩子需要學會尊重父母,我也需要學習信任孩子留空間讓他有機會學習為自己負責。

淑華老師說:「您若視NLP為技巧,它將服侍人的頭腦;您若賦予NLP靈魂,它將服侍人的靈魂。這取決您的決定。」在整個課程中,老師言談間展現出來的自在、從容、清明和喜悅感讓這段話的說服力爆表!讓人心嚮往之。

*本文已獲作者本人同意分享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NLP#基礎課程#療癒性隱喻#健心建身#趙淑華諮商心理師

【我眼中的憂鬱症個案】

No Comments

撰文者:楊于萱諮商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最近讀了一本繪本,叫做《恐龍先生流鼻涕以後》

故事講述一名恐龍先生,他的絕技是噴火。

噴火讓他成為大明星,海報、電視節目上都是他。

然好景不常~

有一天,他因為感冒,鼻子裡噴出來的盡是鼻涕,

無論他再怎麼努力嘗試噴火(吃辣椒、生氣…)都沒用,

恐龍先生好沮喪、好沮喪,他灰心地走入人群之中,心想著:「我還能做什麼呢?」,

忽然之間,他看見遠方一座高樓大廈起了火災,頓時鼻子好癢,「哈~啾~」了一聲,從恐龍先生鼻孔裡噴出的兩條大水柱,成功地阻止了火災。

如今,恐龍先生有了一份新工作呢!

文末,作者提醒我們,「無用」有時蘊藏著上天給我們的寶藏,等著我們去挖掘,重新接納、整合成新的自己。這讓我聯想到我眼裡的憂鬱症個案,何嘗不是如此呢?他們看著自己無用,我卻覺得他們好有同理心的能力,正是因為他們富有情感、易和他人共感,才容易憂鬱,不是嗎?

接下來,想來分享我所遇見的憂鬱症個案是怎樣的…

憂鬱症的人不是懶,不是他們的藉口、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而是不知怎麼地,失去了他們原有的活力(他們也不想),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於是只剩下睡、無力起來行動。例如原本每天都得洗澡、沒洗會覺得渾身不對勁的人,可能變得連洗澡的力氣都沒有。原本活潑外向的人,可能變得連去超市買東西都不敢。

憂鬱症的人不是不知足,而是這個症像催狂魔,會吸走你所有的快樂,怎麼樣都開心不起來,連原本有興趣的事,都變得沒興趣,很有可能滿腦子都停留在過去的創傷或失落。

憂鬱症的人不是想太多,而是很重感情、情感豐沛,所以過不去。

憂鬱症的人不想麻煩別人,於是封閉自己,但也因此感到孤單。

憂鬱症的人很會隱藏情緒,他們或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累積了多少情緒,而把悲傷留給自己,因為希望在他人面前出現時,自己的狀態是好的,因此人們總是訝異,看起來活潑開朗的他,怎麼會得憂鬱症或做出傷害自己的事。

憂鬱症的人不是廢,而正是因為追求自己有用,暫時被眼前無力的狀況和情緒給淹沒了,就像感冒的恐龍先生一樣,

憂鬱症的人比起責怪他人,他們更傾向自責,他們自我價值感可能較低落、很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因此真的不需要再指責他們,因為這些指責,他們可能已經先在自己的腦海裡想過好幾回了。

所以,他們需要的或許只是被理解,或至少願意懂。

最後,想對深受憂鬱情緒困擾的朋友說:

我們只要一起來看看這些情緒、嘗試接納自己(因自責又會落入憂鬱症的負向循環),保護以及控制好超能力就好。

當然,這一定是一條無比艱辛、來來回回的歷程,但當你絕處逢生之後,你將會發現自己很有力量!

*提醒大家,本文章不具治療效果,若你已感覺自己寸步難行,建議可以善用社區諮商輔導資源,或是預約諮商:https://www.dowdslove.url.tw/?page_id=2851

透過諮商更深度地了解自己,並替自己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心理諮商 #楊于萱諮商心理師 #憂鬱症 #無用 #寶藏 #接納 #新的自己

【2025年NLP自助助人系列- 健心健身-線上團體-活動花絮~】

No Comments

來上課就是幸福!

本次健心健身-線上團體的主題涉及了「心」、「身」、與「健康」,與日常息息相關;非常實用!

歷程中,我們體驗了「與症狀對話」、「與身體對話」、「與心靈對話」、「與念頭和潛意識對話」~~~

因為「實用」,大家都很有感,因為靠近尋常日用之所需,大家也都很容易引起共鳴!

無論是老師的溫暖與帶領,或學員閒相互的陪伴與支持;共同營造了4天線上團體,除知識與體驗的收穫外,更多溫馨的感受!

以下與大家分享一些學員們在課程中的收穫和對淑華老師的感謝~

如果您也好奇淑華老師的NLP課程,歡迎在今年與我們一同學習、成長!

課程詳情請見留言處~

———————————-

1. 太愛淑華老師跟同學了,謝謝大家相互的帶領與練習,感覺正走向更好版本的自己很踏實❤️

2. 謝謝老師的幫助 在每次的示範中看到耐心陪伴每一位同伴 被老師引導很開心很滿足!

3. 更深入的了解NLP的運用範疇,且這次的健心健身很實用,在過程中也找到我的健康與寬恕的完整改善經驗。

4. 真是非常謝謝老師這幾天的教導及幫忙,我有預感這門課會給我帶來很多身體上的變化,我會繼續練習!

5. 老師,感謝您的溫柔陪伴,讓我寬恕了自己也寬恕外甥女。因為寬恕,我們得以自由。😊

6. 每次的分組練習讓我看到對方和自己的不同與相同 都是最好的看見與回饋。

7. 感謝老師記得我的兩度舉手,最後一段還來快速幫我解開了一個疑惑,謝謝老師!

8. 對健心健身的課程有收穫,開始將課堂融入自己生活中~~

9. 以輕易的體態去享受美食/我有我需要的資源!

10. 感謝老師的帶領,讓我對NLP有更深的理解!

11. 對NLP 運用在身心健康的應用很有幫助!

12. 謝謝老師,總是恰到好處的在關鍵處幫助到我們。

13. 回到關注與關心自己的身心,謝謝!

14. 老師總是很細緻照顧到大家的需求,謝謝您。

15. 最愛您了~您是我的光明燈。

16. 收穫許多與身體對話的方式。

17. 學習到NLP的健康之道。

18. 改寫過去是真實可見的。

19. 可以和大家一起學習好開心!

20. 謝謝溫暖的團隊協助大家!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NLP#基礎課程#療癒性隱喻#健心建身#趙淑華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得分享】

No Comments

分享者:Sheila

回想當時帶著無助、絕望的心情來到諮商室,向田明珠心理師訴說非預期懷孕的複雜心情。談著談著,也過了好幾個月,新生命即將誕生,心裡卻已和當初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我想是因為心理師以人為本的真摯關懷,陪伴著我走過一路的風風雨雨。沒有花俏的諮商技術,只有一心為個案好的溫暖跟真誠的態度。對我來說,諮商最重要的是心理師的一致性,即使諮商工作是心理師的經濟來源,但如果僅是希望從個案身上獲取金錢,透過各種方式留下個案,那樣的態度相信個案也能感受到。而明珠心理師讓人感到他的一致,尊重、關心,並且真心誠意地陪伴,和個案一起前進。

感謝明珠心理師在我即將進入負面情緒的時候,適時的反映與提醒,不至於落到不斷反芻負面情緒與信念的模式。感謝心理師在許多時候給予很多實際的建議,不僅只是針對情緒或想法,同時還有很多來自生活經驗的建議。這讓諮商的互動更有人味。

接下來,因為待產的關係,也比過去更為接納小生命,階段性課題即將告個段落,希望一切順利,再和心理師分享好消息!

*本文已獲作者本人同意分享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諮商#溫暖#真誠#真摯關懷

【你和你自己的對話-焦慮篇】

No Comments

撰文者:田明珠 諮商心理師/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當你種下一個想法,你將得到一個行為;

當你種下一個行為,你將養成一個習慣;

當你種下一個習慣,你將得到一種性格;

當你種下一個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

《修改自印度諺語》

在從事心理師工作的多年經驗裡,有時會接觸到一些常感到焦慮的人,其所面臨的狀況令自己很是受苦。如腦袋在焦慮時停不下來,時常流竄著對自我的許多負評(內言),而這些內言幾乎都是自己的揣測,例如總是想到會發生最糟糕的結果。而該些想法迫使自己做出限制性的行為,盡量避開會感到焦慮的源頭,包括外在的人事物等不同對象。就好像自己真的發生如想像中的狀況,例如總是會在意他人看待自己的眼光,殊不知這也是幻化而成的一種現象,只是已習慣把它們當成真實的狀況。

焦慮者的身體常處在一種緊繃狀態,更甚者會出現頭痛、心悸、胸悶、胃痛等現象,在事件發生的當下很不舒服。而身體的狀況其實相當不好受,通常可能會有失去控制的感覺,因為當下的身體反應如此真實。而腦袋也會一團亂,常有「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覺得自己好糟糕..」的念頭,有時也會出現較低落的狀態。當這些想法、行為和身體的狀態反覆出現,且形成一段時間後就會逐漸養成了習慣,接下來就會出現一套自動化的反應,久而久之,則會愈加固著。

於是,我們會聽到「這就是我的個性,我的命啊,很難改變..」之類的話語,而這些對自我的認定就會被刻劃在心底,日復一日地形成負向的信念循環。只要一有外在的刺激事件發生時,就會啟動這一套的自動化思考、行為及身體反應,看似真的頗難掙脫這些自我的束縛,難道人生就要這樣過下去嗎?如果沒有給自己機會去發現,其實是有可能做出改變的。如果不願意去練習對自我的覺察力,人生就會一再複製前述的狀況,陷入沒有希望的境界裡。

朋友,如果你願意給自己機會去嘗試,那些有關對自我覺察力的練習,其實在坊間有著許多不同的方式,只要是有益於自己想要的改變,都可以是適合的練習方法,你所投入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將會是挹注在己身的養分。我在這裡介紹的以下幾種方式,都是親身經驗過的有益之法,如果你願意持之以恆的練習,將會發現有一片新大陸,就在你的眼前展開著。以下是一些有助於自我覺察的經驗分享:

一、 請在生活中多多使用你的外在感官管道(視聽味嗅膚),它們原本就是我們身上的一部份,把注意力放在外面的世界探尋,去多看、聽、品嚐、嗅聞、接觸感覺等行為,讓我們可以把小時候的自己找回來,試著以原始訊息去解讀不同的事件,減少許多較間接的解讀方式。

二、 請試著覺察當外在事件發生時,我們的內在也會有不同的感官管道(視聽味嗅膚)出現,還有我們對自己說話的內容(內言),在在都會影響著我們的身心狀況。然後練習去區辨那些內在的訊息,它們出現的頻率和排列組合等,都將有可能是覺察的一把鑰匙,以轉動那形成已久的慣性循環。

三、 當我們又進入焦慮的狀態時,可試著以腹式深呼吸的方式,藉由一次又一次的深度呼吸體驗,可安撫過強的交感神經系統,以調伏過於緊繃的身體,也可讓心情漸漸平靜下來。而這個方式需在平時就要練習,以備需要的時候可立即使用。

如果現在正在閱讀著文章的你,其中有一些文字觸動到你的心,甚至讓你感到心有戚戚焉!何不給自己一個機會,走出那個讓自己迷路的迴圈,你將會發現原本的路徑會有縫隙,而光可以透過它穿梭於其中,以讓自己看到可以改變的地方。即使是只有小小的一塊地方,也可能會成就為大大的改變。只需要把新的覺察和發現,加上自己所期待的「新的自己」,然後試著融合在一起,將限制之處整合成有益於自己的,以持續養成一種新的習慣,就可逐漸取代舊有的負面循環,這樣的人生會不會過得比較輕鬆。

*提醒大家,本文章不具治療效果,若你已感覺自己寸步難行,建議可以善用社區諮商輔導資源,或是預約諮商:

透過諮商更深度地了解自己,並替自己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心理諮商#田明珠諮商心理師#焦慮#自我覺察#感官管道#深度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