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自我探索

【諮商心得分享特輯之二】

No Comments
【諮商心得分享特輯】是由心苑的來談者們在諮商結束後提供、分享的回饋所組成~
我們會固定整理與大家分享!
希望透過這些來談者們實際經驗諮商過後的分享,可以讓大家對於諮商有更多的認識,也能夠給予想諮商,但又有點猶豫的你,關於諮商的一些參考與新想法!
*本文分享已經當事人同意

1.感謝諮商老師幫助我去接受父母的逝去,難過傷心哭泣都是正常的~也讓我慢慢的去接受說出來別人並不會覺得我可憐,反而我的朋友、同事們都給我最大的支持~而我的角色不只是「姐姐」,也開始慢慢回歸老婆、媽媽的角色~雖然不容易,但我會在適時的時候求助

2.很感謝在生命中最徬徨時遇見你。我一直都是一個焦慮的人,常常擔心未來,很難享受當下。諮商過後,我知道焦慮是為了幫助我而存在,我不再對抗它,而是接受它帶給我的訊息。這份領悟可以陪伴我接下來的日子,讓我受用良多。真的很謝謝你。

3.謝謝妳支持我,試圖理解我的任何想法,道出我深處的情緒感受,讓我學習跟自己的內在聯結,我會盡力盡心照顧自己,謝謝您。

4.幫助釐清想法矛盾之處以及感受到自己被接納

5.能夠理解自己過去的困境,重新做決定和選擇

6.給予我一個能自信、安全抒發情緒的環境跟機會

7.了解過去的傷害影響了我很多

8.傾聽以及認同, 協助我當下想去完成的事

 
 

【諮商結束後的輕盈漫步-心理諮商心情分享】

No Comments
最近突然有一種輕鬆自在的感覺,就像我輕盈的漫步在小徑上,鵝黃色的暖陽照著,微風吹拂著我的裙襬,我哼著不成調的歌,雀躍地小蹬步著,我一直追求的舒心生活,好像真的實現了。
還是記得當初我聽我朋友說他有去杜華心苑找諮商師,過了半年左右,我分手了,過程不是很愉快,當我第一次去諮商,我充斥著痛苦、憤怒、難過與厭惡,厭惡著我自己。我想著要快快好起來,我要證明我可以變得更好,我很急,很焦慮,我一心想著要怎麼做我才能像別人一樣快樂幸福。
我在一段關係中遍體麟傷,漸漸的麻痺自己的感官,我害怕感覺到痛苦,卻也同時喪失了快樂的能力,還記得當時馨怡諮商師問我怎麼到諮商室的時候,雖然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我覺得很溫暖,原來有人傾聽和關心的感覺這麼好。
諮商的過程中,我覺得自己被接納了、被了解了、被珍惜與尊重,這種美好的感覺,我也學著從之後的關係中感受,而我也在分手議題告一段落後,跟諮商師說我想要喜歡自己,我想知道如何才能停止批判與討厭自己呢?
於是就展開了一段探尋自我的諮商之旅,過程中我覺得諮商師提供給我對我最有幫助的是書寫心情,當煩躁與不安在腦中不停環繞時,像是沒有終點的迴圈,當我試著把他們用文字描述出來,不管是書寫還是用手機打字,都能慢慢地讓自己平靜下來。
也許當初我沒有來諮商,我也能在家人朋友的身邊度過分手的痛苦期,但同時我可能就錯失一個好好認識自己的機會,我很感謝與珍惜這個機會,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品嘗的到。祝福原本像我一般因害怕與徬徨而蜷曲的身軀們,都能在飽滿溫暖的能量後,綻放出輕盈的羽翼,飛向自由。
*本文已獲作者本人同意分享

【諮商心得分享特輯之1】

No Comments
諮商是什麼呢?
諮商可以如何協助我呢?
在諮商中到底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很感謝心苑的來談者們願意提供他們在諮商結束後的回饋~
之後我們也會固定整理與大家分享!
希望透過這些分享可以讓大家對於諮商有更多的認識,也能夠讓想諮商,但又有點猶豫的你,關於諮商的一些參考與新想法!
*本文分享已經當事人同意
1.謝謝老師這半年的諮商,幫我探索了自己,也讓我學到之後再有同樣的困擾時,要如何幫自己解決。很多時候跟老師說一說,問題就不再讓我糾結了。謝謝老師。
2.認真的體悟該怎麼為自己負責,也願意朝向更成為我自己的第三度誕生。
3.過去的自己總是活在各種成長過程中留下的傷痕,並且充滿了負能量,總是因為事情讓自己陷入無盡的憂鬱這種;現在透過了諮商,讓我對這些狀況有了全新的應對方式、除了面對與處理傷痛之外,也讓自己更能掌握、覺察自己的情緒;未來相信自己能夠持續的以正能量推動自己前進,再遇到這些苦難時,也更能掌握住自己心理的走向。

【婚姻從來不簡單:長期諮商帶給我平靜幸福的人生】

No Comments
作者:Jamie
我選擇了長期諮商,因為先前將原生家庭的模式直接帶入新的婚姻家庭中,以為可以自動駕駛,卻發現真實生活中的自己跟對方格格不入,這些問題不會隨時間沖淡,婚姻更不是一紙薄薄的證書就能維繫,各種生活上的壓力跟爭端,讓我們的生活無法平靜,更遑論感受到幸福,當時我覺得人生就是充滿麻煩跟痛苦,要兼顧父母、工作、伴侶、孩子,真的是難如登天。
戀愛時期還能忍受彼此的缺點,但進入婚姻與育兒時期,兩人不同的想法就會讓平靜的生活一再泛起漣漪。小至小孩吃飯,大到家族習慣,總是充斥著各種不合,又因為我不習慣說出自己的想法,總是壓抑到受不了爆發,每每以怒吼、吵架、隔離收場,然後冷靜後再轉入愧疚、彌補、忍耐,不斷循環。累積的能量越來越大,衝突原因也不斷推陳出新,每一次的爭吵就像海嘯,突如其來且帶來毀滅性的傷害。慢慢地,冷戰、不溝通以免挑起爭端變成生活的日常,殊不知這些都是婚姻殺手。
我曾看到伴侶畫的畫,裡面只有她帶著兩個孩子很快樂地走向遠方,對我而言並不好受,但是我跟不上伴侶成為父母的腳步,逃避到工作裡是我以為的完美救贖,只要付出物質跟勞力,比較簡單,但卻換來彼此漸行漸遠。後來萌生離婚意念,我甚至覺得我的離開或許對彼此都好,倔強地不肯承認自己不願分離的痛苦。走投無路之下,最後的希望是去諮商,我嘗試跨入諮商的大門,剛開始要去時候,我惴惴不安,不知道諮商究竟有什麼作用。
後來了解諮商不只是聊聊天,跟家人、朋友的談心不同,怡君老師傾聽陪伴我,並從我的各種負面想法釐清我本身的正向意圖,我的情緒與暴怒是源自於我對於孩子出生的恐懼,我擔心我無法把他們照顧好會讓他們出事,覺得自己無法像伴侶一樣有愛心耐心對待孩子,所以選擇少管少碰,可是我又覺得新生命很脆弱,所以常擔心各種危險,造成了壓力;養小孩的經濟壓力也讓我很焦慮,想要更投入工作賺錢。之後在怡君老師的專業分析之下又覺察我對聽覺敏感,所以小孩的哭鬧聲總是讓我很想逃去工作中或用自己發怒的吼叫聲音蓋過去。老師給我功課,讓我一次一次練習如何降低小孩哭鬧引起的煩躁,以及如何體察自己的情緒跟抒發自己的壓力。我從對家人的疏離到慢慢可以參與各項家庭活動;原本工作壓力以及育兒壓力讓我跟伴侶吵得不可開交,也因為我自己慢慢在諮商調整的過程中學習而改善了與伴侶的溝通及相處;原生家庭的問題則逐步放手並讓兄弟姐妹一起分攤。諮商啟動 了我的內在資源,讓我在老師的支持下逐漸改善了自己的慣性。
諮商過程中,怡君老師會根據我的需求給予適當的功課,讓我回去練習,也會在我觀念偏差或是暴怒時,幽默提醒我可以怎麼改善。我還會主動詢問老師平時還有甚麼資源可以幫助自己,因此看了一些自己需要的情緒、婚姻、教養等心理學的書,也參加諮商所舉辦的NLP、薩提爾、非暴力溝通等等的相關研習,老師們舉辦的研習都非常用心,裨益實多,讓我更了解自己,也改善了人我之間的相處。累的時候聽冥想音樂等,讓自己放鬆。因為老師告訴我把自己照顧好,才能去照顧家人跟其他人。薩提爾說:「問題不是問題,如何看待問題才是問題。」以往我想把一切都同時處理跟照顧,才發現自己分身乏術,導致我的大腦、身心無法放鬆,因為我處於一直熱當機的狀態,所以才會覺得婚姻跟教養孩子有層出不窮的問題,而且總覺得這些都很棘手難以立刻解決,但是在老師的幫助跟練習下,自己身心安頓好了之後,懂得適時放手及休息,就發現那些問題不再是問題。
我很感謝怡君老師像一面智慧的鏡子,映照出我真實的狀態,提醒我如何讓自己更輕鬆地體會生活的幸福與快樂,不用一直為別人做很多,就有自我價值。就像薩提爾的自我價值宣言所說:「我能看、聽、感覺、思考、說和做。我有方法使自己生存、親近別人、有生產力、能為自己由外在的人事物找到意義和次序。我擁有我自己,因此我能駕馭自己。我是我自己,而且我是好的。」現在我已經能體會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在諮商結束時,老師祝福我:「走在平靜、自在中,圓滿自我與珍愛家人共好。」現在我已經能夠在工作、家庭間輕鬆自在,怡君老師專業而溫暖的諮商帶給我前所未有的體驗跟力量,這股力量源自我自己的內在,讓我對人生有新的體悟:我是平靜幸福的。

【勇氣小姐的諮商筆記-成長與蛻變】作者:匿名

No Comments
其實這次並非我第一次諮商。
記得第一次是因為失戀而踏入學校的輔導中心尋求幫助。當時在瀕臨潰堤之際,在朋友的鼓勵下抱持者試試看的心態跨出諮商路的第一步。即便之前已有相關經驗,在每一次為了新的議題而思考是否再次找心理師諮商的時候,我仍然猶豫很久。腦海中時常出現許多小劇場,如:「也許問題沒有這麼嚴重,忍耐一下就好了」、「人生那麼長,又不可能什麼問題都仰賴諮商解決」、「別人都不需要諮商,為什麼你就需要?難道你很弱?」、「 諮商又沒那麼神通廣大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但是我很痛苦,我好孤單」、「之前的經驗都不錯,不如再試試看?」;在如此反反覆覆猶豫好幾個月之後,我還是勇敢地拿起電話預約晤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