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的條件】
撰文者:楊凱為 臨床心理師/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
進入心理專業工作,不時就有人問到他的某某某想要走心理這條路,有沒有什麼建議?隨著認識的同行增加,漸漸會發現大家的做事風格大不相同,就連當初學校提供的訓練也有所出入。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心理治療理論取向很多,同時也因為面對的族群不同有不同的領域,例如兒童、老年、安寧、成癮等等。或許會有人想像心理師應該都要學會才專業吧,這麼說好像也有一點道理。但很多人不清楚學習心理專業是怎樣的道路。這次試著分享在自己的學習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所瞭解到心理專業養成的舞台樣貌。
助人工作的執行需要理論知識與實作經驗,通常心理師會先在碩班累積至少2年以上的專業知識,若大學也學心理,則會學了6年。6年能不能學到全部的理論,學過的人應該都會說不太可能。首先師資會成為一個困難,不同取向的理論有好幾十種,可以專精2、3個取向的心理工作者就算很優秀。在學校裡學習專業知識仰賴任職教授的專長,在非擅長的理論一般只能教導基本概念,可以概略知道這個理論看重什麼要素。就算學校找齊了師資,要學會所有理論還是不太可能。因為以精神分析這取向為例,光為入門學2、3年也很正常。另外一個更讓學習受到限制的地方是知識跟經驗相輔相成,或可以說相互牽制。我的學生在讀書會中,時常提到一種感覺,要到現在跟個案互動後,才懂得書中概念要談的是什麼。反過來說,如果他有跟個案工作的經驗,沒有取得這份知識,那麼理解也會受到限制。
成為心理師的條件在於如何在重重限制下,培養專業能力。如何讓理論知識與實作經驗相輔相成,而不只形成限制?除了個人的努力之外,進行督導可以說是最有效率的管道。督導者不光是監督學生的表現,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習,透過討論實際的接案經驗讓受督者找出進步的空間。這包含了知識與經驗兩者的傳承。實習心理師有時候會接到較為棘手的個案,經驗與知識還不夠,會談經常陷入膠著,覺得自己幫不上個案。透過與督導者的討論,他們或許可以看到自己在會談中出現的自我否定如何影響工作,或是發現隱藏在語言背後,個案所要傳遞出的心境。也可能因為討論到一種回應技巧,而讓人更深刻理解技巧如何實用,或修正對技巧的認識。即便是大家都知道的同理心,在對話中如何說可以更貼近個案一點也有很大的討論空間。曾有受督者這麼回饋:「在這次討論後,我才比較理解個案對小孩生氣的脈絡。」接受督導的效益雖大,但實質上是很焦慮的活動,因為討論的是自己工作執行的表現,有時會仔細地檢視會談內錄下的每一句話。在很多人的經驗裡,就算有受檢視的焦慮,也期待可以在督導滿足自己的求知慾與上進心。然而,故事也不總是美好的,有一些督導者可能較為嚴苛或情緒化,很容易變成受督者學習的阻礙,或甚至形成難解的心結。良好的學習還仰賴師生間兩者的適合性,及興趣取向是否貼近。作為督導者,我深刻地明白要突破心理師的學習阻礙是項大工程,困難度與改善他人困擾不相上下。周仁宇精神分析師提過:「督導是在提供第二方觀點。」這是一個需要心理開放度與溝通討論的活動。心理師要培養專業相當仰賴這樣的歷程,同時需要些好運。或許可以說是這樣的訓練條件讓心理服務的價值/價格高得經常令人卻步。而其中孕育的無限可能性是新鮮有趣的。
–
*提醒大家,本文章不具治療效果,若你已感覺自己寸步難行,建議可以善用社區諮商輔導資源,或是預約諮商:
透過諮商更深度地了解自己,並替自己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心理諮商#楊凱為臨床心理師#成為心理師#培養專業能力#興趣取向#經驗與知識

【2025年NLP自助助人系列-療癒性隱喻-線上團體-活動花絮~】
如提著提籃進森林採果,過程中有碰到三兩成群的同行者,我們努力採摘,收穫滿藍的果實~~
本次課程內容豐富,理論和實際練習兼顧;讓人更認識自己同時也能幫忙別人;開放的課程模式,特別的體驗~~
學員們一起,在周末的時間,在線上的團體享受學習NLP的樂趣~~
以下與大家分享一些學員們在課程中的體悟和對淑華老師的感謝~
如果您也好奇淑華老師的NLP課程,歡迎在今年與我們一同學習、成長!
課程詳情請見留言處~
———————————-
1.謝謝老師提醒了我,要建構有效的隱喻還是建基在我們是否能在聆聽的位置上接收到對方的所有訊息,這好像是我以往一直忽略掉的事情,老師我愛您~
2.原本認為學隱喻很困難,因為創造力不足…..上課後發現自己在說隱喻有很多開展的空間,突破原有的框架。
3.謝謝老師聽懂也解說我說想學習的那個力道如果是反的話效果及後果,最後一天也剛好看到力道呈現也可以是正面表述的方式,另外還有其實有些時候也不用這麼小心翼翼,某些時候這個力道也是很令人驚艷的。
4.謝謝老師的帶領。每次都看到老師的大愛和智慧,接納每一位同學的不同狀況並且用適合的方式引導大家覺察和成長。感謝老師。
5.這次上課輕鬆有趣,讓我體會到不設限就有擴展的空間,每次上您的課都有許多收穫和對自我的覺察,感謝老師!
6.感謝老師給我機會練習,也讓我在過程中可以從各個面向看待自己在乎的事情中,那個容易卡住自己的限制節點。
7.謝謝老師的帶領,讓我在助人路上看見自己的限制,看見不同的風景。可以用更謙卑的態度,尊重眼前的當事人。
8.非常謝謝淑華老師讓我有機會更認識自己, 也謝謝老師的引導讓我了解隱喻的建構, 很感謝這個4天的學習. 讓我好有收獲。
9.謝謝老師破題卻又縝密的拆解這累積多層的一剎那,讓我看懂學員間巨象又微觀的成長與領悟。
10.藉由搜集資料中觀察探索者的練習及隱喻的聯想,並不是平時會做的事,上過課後會想嘗試運用在生活上,看看是不是更能與其他人搭上線,在溝通上比較沒有障礙或不知從何開始。
11.喜歡老師不管學員任何問題拋來都能穩穩地接下,功力很強。讚佩之,再次感謝老師。
12.學習到很多使用隱喻故事的核心精神與細節,又有很多實作的練習,真的非常充實。
13.很實用的方法,也透過練習可以更容易地運用與理解。
14.同步的意涵,語言與非語言覺察的增進;本來以為自己還滿會說故事,但後來發現會說故事,不等於懂使用隱喻,隱喻要有效需具備五特性~~
15.只要接住自己 改變就發生 沒有解讀跟判斷,隱喻的開展 真好。
16.感謝老師一直在的陪伴,這4天充飽了電力,可以繼續在生活中修練下去;希望老師平安健康,也期待能再次實體課程相見~
17.透過最後一天的示範與老師的講解,更清楚體會到有效隱喻的五個特性缺一不可,超級重要!對於可以如何建構對對方有效的隱喻,終於好像有點找到感覺了!
18.每次學習NLP都覺得很難,但還是願意走在這條路上。
19.更認識自己, 學到的工具能更幫助我在生活和工作上所遇到的問題。
20.原來隱喻的空間這麼大,不僅可以用在自己身上,還可以幫助他人~
21.老師 謝謝, 如實映照對我而言是很有幫助的。
22.謝謝老師滿滿的愛跟暖暖的穩在
–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NLP#基礎課程#療癒性隱喻#健心建身#趙淑華諮商心理師





【心苑祝福 04】
【NLP覺察之旅:發現細微變化的力量】
作者:小君
某天在諮商所看到 NLP 課程海報時,我只是單純好奇,便詢問心理師這門課到底在學什麼。沒想到,他分享時滿滿的喜悅和熱情,看來她非常得有收穫。我一直希望能練習自助與幫助他人,而 NLP 似乎正是這樣的工具。於是,我毫不猶豫地報名了。
上課當天,發現不少人是慕名而來,甚至對老師的名氣很熟悉,反而是我一開始還搞不清楚他的影響力。不過,這也讓我能更單純地投入學習。課程內容除了豐富的理論,還有大量的實際演練,其中一個剛好演練,是我當被觀察者,當老師指引我思考的方向的時候,我並不知道我的肢體動作和表情、膚色、呼吸都有非常微妙的變化,同學們給我的回饋是很立即的,因為他們的回饋也是來自於他們的面部表情,我才知道原來過去的自己對於他人的外觀狀態並沒有那麼注意,讓我當下就能感受到 NLP 的威力。
我發現,只要運用這些技巧,無論是調整自己的狀態,還是與人溝通,都能產生明顯的影響,甚至幫助對方產生新的領悟。
這次的學習讓我明白,真正的溝通不只是傳遞訊息,而是理解與連結。NLP 不僅幫助我調整自己的思維與狀態,也讓我看見影響他人的可能性。我期待運用這些技巧,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都能有更好的成長與改變。
–
*本文已獲作者本人同意分享
–
2025年NLP課程專頁連結請見第一則留言處!
聯絡電話:03-573-6178;0965398978
心苑官方LINE帳號:https://lin.ee/DinL7s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