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你有好好呼吸嗎?或許你不知道你身體缺氧】

No Comments
作者:楊漢章諮商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你有注意過你自己的呼吸嗎?你在什麼時候呼吸會比較急促?又是在什麼時候,你會呼吸得比較緩慢?
請你試著對照著時間,數著在一分鐘內,你的呼吸總共會有幾次?
如果你每分鐘呼吸頻率在12至14次,這是當一個人不說話、不移動時的正常呼吸頻率。如果你的呼吸頻率每分鐘超過18次,就容易變成過度換氣的狀況。(有的標準是超過16次就是)
在實務工作中使用呼吸生理回饋,常常會發現許多當事人的呼吸速率過快,而本人卻沒有覺察到這個現象。自然也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呼吸速率與焦慮情緒的關聯。
人體的呼吸控制中樞是延腦,延腦藉由感應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而主動調整呼吸的深度和頻率。因此當過度換氣而造成肺泡和血液中二氧化碳不足,低濃度的二氧化碳會使得身體血管收縮,減少對器官的供氧,反而造成身體缺氧,出現頭暈、手腳發麻等狀況。
若你沒有覺察自己呼吸速率,對生理造成的影響,當你的身體處在缺氧、激動的狀態,你如何能好好的管理你在面對挑戰的情緒反應呢?
當人的呼吸不順、有困難,不只是容易喚起焦慮的感受,也會增加認知負荷。
國外有研究者設計實驗,讓受試者帶著呼吸調節面罩在不同的呼吸條件下,完成一組簡單的動作(從位置站起來,往前走3公尺,再往回走三公尺回原位,再坐下來),並計算完成的時間。第二階段,請受試者在不同的呼吸條件下,在想像中完成之前做出來的動作。Nierat, Demiri, Dupuis-Lozeron, Allali, Morélot-Panzini, Similowski, & Adler, 2016).
研究發現,當呼吸變得吃力時,受試者完成實際動作所需要的時間增加了,而且在想像中完成動作所需要的模擬時間也增加了。
Nierat等人(2016)解釋這個現象是因為,呼吸的負擔所造成的威脅感入侵了意識,讓受試者沒辦法好好專心在任務上。
因此,有沒有可能有許多的困擾跟你的呼吸習慣有關係呢?好好觀察自己的呼吸,或許當你先調整自己的呼吸速率,讓你自己的身體處在平衡的狀態,會幫助你自己更能面對來自生活的挑戰。
參考資料:
林美宜、陳亭君、紀慧菁、林紀宇(譯)(2023)。生理回饋評估與治療(原作者:D. Moss, & F. Shaffer)。臺北市:五南圖書。
Nierat, M. C., Demiri, S., Dupuis-Lozeron, E., Allali, G., Morélot-Panzini, C., Similowski, T., & Adler, D. (2016). When breathing interferes with cognition: experimental inspiratory loading alters timed up-and-go test in normal humans. PloS one, 11(3), e0151625.
*提醒大家,本文章不具治療效果,若你已感覺自己寸步難行,建議可以善用社區諮商輔導資源,或是預約諮商:
透過諮商更深度地了解自己,並替自己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伴侶諮商】

No Comments
為什麼我的伴侶總是不了解我的感受?
為什麼我們好像越來越疏離?
我們之間的愛是不是消失了?
彼此都想要為關係努力,但卻不知道可以怎麼做?
和另一伴一起為這段關係預約一場名為伴侶諮商的旅程吧,
在這段旅途中,與心理師一同面對關係中的困難、修復關係,
重新聽懂彼此想說的話,並在關係中從「心」發現愛❤️

【諮商心得分享特輯之1】

No Comments
諮商是什麼呢?
諮商可以如何協助我呢?
在諮商中到底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很感謝心苑的來談者們願意提供他們在諮商結束後的回饋~
之後我們也會固定整理與大家分享!
希望透過這些分享可以讓大家對於諮商有更多的認識,也能夠讓想諮商,但又有點猶豫的你,關於諮商的一些參考與新想法!
*本文分享已經當事人同意
1.謝謝老師這半年的諮商,幫我探索了自己,也讓我學到之後再有同樣的困擾時,要如何幫自己解決。很多時候跟老師說一說,問題就不再讓我糾結了。謝謝老師。
2.認真的體悟該怎麼為自己負責,也願意朝向更成為我自己的第三度誕生。
3.過去的自己總是活在各種成長過程中留下的傷痕,並且充滿了負能量,總是因為事情讓自己陷入無盡的憂鬱這種;現在透過了諮商,讓我對這些狀況有了全新的應對方式、除了面對與處理傷痛之外,也讓自己更能掌握、覺察自己的情緒;未來相信自己能夠持續的以正能量推動自己前進,再遇到這些苦難時,也更能掌握住自己心理的走向。

【讓決策不再是件痛苦的事】

No Comments
作者:黃敏怡 臨床心理師/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
很多時候我們會在不同選擇方案之間猶豫不決,無法做出決定。尤其當我們意識到這個決定會很大程度影響往後的生活時,決策會變得更加困難。一想到做錯選擇可能會讓未來處境變糟糕,壓力就更大了。
像是我要選擇哪一份工作?我要繼續留下來做這份我覺得沒有前景但卻可以準時下班的工作?還是離職去做另一個時常需要加班但卻有發展性的工作?我要不要離開我已經不喜歡但卻交往多年的人?我要不要跟這個讓我心動的人進一步發展?
為了做出最好的決定,我們可能會反覆思量各種選擇方案的利弊、諮詢親友意見、上網搜尋相關訊息等,好讓自己可以無懸念地下定決心,但在做了好多努力之後,卻可能發現自己還是猶豫不決,徘徊在十字路口難以前進。當我們對問題處理能力缺乏信心的時候,就會特別容易焦慮決策後未知的狀態,對於未來不確定的風險難以忍受,設想做錯決定後會有最糟糕的結果而無法應對。
其實這是一種災難化偏誤思考。發現自己有這種狀況時請記得自我提醒:「不管處於怎樣的狀況,我都是有能力去做出改變、尋求協助的。」,藉此盡快擺脫偏誤思考的束縛,減輕決策的壓力。
此外,我們也可以透過關注不同選擇方案各自的優點來增加決策過程的正向感受。以前述職涯決策為例:如果我決定繼續做前景不佳但卻可以準時下班的工作,會有較多時間陪伴家人與放鬆休息;如果我決定離職,將會擁有體驗新生活的樂趣。這樣的思考方式會讓我們意識到無論最終做了什麼決定都會有收穫,都將對我們的人生有所助益。
當我們在決策過程中可以辨識出偏誤思考對自己的負面影響、減低它的干擾,轉而關注不同選擇方案各自的優點時,決策也就不會再是件痛苦的事情,反倒是能夠收獲與成長的機會了。
*提醒大家,本文章不具治療效果,若你已感覺自己寸步難行,建議可以善用社區諮商輔導資源,或是預約諮商:
透過諮商更深度地了解自己,並替自己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2023年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諮商體驗方案】

No Comments
生活中,偶爾會遇上一些不知所措的挑戰與困難
或是在關係、工作、課業中,有很多糾結、複雜的心情與思緒,不知道可以跟誰說、從何說起。
或許諮商體驗方案可以成為您的一個選擇~
在安全、接納的空間裡,梳理經驗與感受,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也重新找回面對生活的力量。
▪️本諮商體驗方案,由碩士層級的實習心理師,在接受資深諮商心理師專業督導下提供服務。
▪️為鼓勵來談者完整體驗,本次諮商體驗方案收費方式為:每次800元/堂(50分鐘)
▪️諮商體驗方案之名額有限,若額滿則開放候補,歡迎點選連結報名,報名後行政人員會與您聯繫。
⭐️2023年杜華心苑諮商體驗方案 報名連結:https://www.beclass.com/rid=284b24064b8fe9c1a223
▪️聯絡電話:03-5736178 / 0965-398978
▪️官方LINE帳號:@dowdslove